无人机+长焦+大光圈=唯美到想哭
本帖最后由 子愚 于 2015-6-17 06:23 编辑Tips花絮视频在最后
这是一段唯美到把女主演自己看哭的短片,你敢相信片中所有的画面都是“无人机航拍”的吗?tecbus新作
《YouFoundMe》是否又一次颠覆你对“航拍”的看法呢?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I2Mjg5MTczNg==/v.swf
看烦了的广角航拍
当“换个角度看xx”或者”用上帝之眼看xx”已经不足以成为一个新闻标题,当“无人机”已经在各个城市的广场,景点,随处可见,一种即将被“玩坏”的视觉体验已经面临尴尬的境遇——人的审美就是在不断创造疲劳并且要想方设法制造另一种疲劳。而高角度大全景的航拍体验如今已经变成一种视觉疲劳,特别是当一打开一条视频,播放30秒还是大全接大全的时候,已经分分钟想把它关掉了。
这种视觉疲劳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无人机”们更喜欢用更大的超广角?以下面的这个截图为例,超广角镜头的使用使所拍摄的场景拥有更大的纵深感,建筑物和景物将显得更为高大,而飞行器不需要飞的太远就可以把整个场景“收入囊中”。这是距离上的优势。
而另一种优势则在于“速度感”,学过动画规律的人都应该知道一个视觉上的的规律,就是当你运动的时候,前景会很快掠过,而更远的山几乎是不动的。所以你现在肯定明白了为什么我们选择更大的广角来让画面“充满运动感”——更广的镜头能把更近的物体收进画面,且能够非常明显地产生位移。
但是优势也带来劣势,广角镜头下,一些不想要的“穿帮”会不断调皮地跳进你的画面里。
第三个优势在于景深上, 我们都知道,焦段越小(广),景深就越大(长),焦段越大(远),景深越浅。说白了,就是广角拍的人,你开光圈再大,前后都是实的,而如果用远焦推上去,同样的光圈,人的背景会虚得一塌糊涂。
鉴于人们对航拍的传统理念都在于拍“大景”,而广角本身具备的大景深(前后都是清楚的),所以在空中就比较不容易出现“虚焦”的问题。于是就这样我们在空中失去了通过景深来表现层次的手法,使得每个航拍的片子,每个细节都如出一辙的“清晰”,就好比每个人手中那个手机摄像头一样。拍出来的人就像一张薄纸,贴在也如纸一样平的背景上。
长焦航拍的难题
为了摆脱广角大景深的视觉束缚,我们是时候做一些新的尝试了。如果遥控摄影要拍人物的话,为什么就不可以选用中长焦,开大光圈,来让人物本身更加突出呢?结论当然是可以,但是为了做到这一点会遇到几个难题:
第一,焦段推上去就会对云台的稳定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轻微的晃动都会被放大。
第二,跟踪目标物体将变得更困难,很容易会跑偏构图。
第三,由于视野变窄,单人操作将变得几乎难以操作,无法判别飞行路径以及避开障碍物。
第四,对焦变得特别敏感,距离稍微一变化就可能导致跑焦。
摄影机及镜头的选择
为了让云台电机保持更好的工作状态,我们选用了较轻的Canon 50mm f1.8镜头来做这次试验,诶?不对,标准镜头50mm怎么能算长焦呢?由于我们选用了RED Scarlet作为试验摄影机,使用的是S35的感光元件,因此换算为全画幅的话已经是70mm了。当我们把red机身和这颗50mm镜头装到零度云台上,看到浅景深的画面时,突然有一种像阔别多年的老友重逢的欢喜。
开启全新双人飞行模式
在视野因为长焦段而变窄之后,单人操作的可行性被降低了。很多情况下不得不使用双人操作。
双人操作大家并不陌生,DJI对此贡献极大,禅思云台的诞生为新手提供极大的捷径能得以实现航拍效果。但是飞手本身是没有云台的,单纯靠肉眼飞行虽然能解决一部分航拍,但是在追拍某个移动物体的时候依靠第三视角难以锁定目标,因此飞手监看摄像头非常重要。
为了能够让飞手和云台手之间达到最佳的配合,我们首次尝试使用了双增稳云台,在原有云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具有增稳功能的飞手视角云台,使用gopro来作为飞手的视角摄像机。为什么那么奢侈呢?不是加一个摄像头就可以看了吗?
原因在于,如果云台没有增稳,摄像头会跟随飞机的倾斜角变化而乱晃,几乎难以锁住目标。因此,增加一个飞手云台则可以让飞手和云台手取得最一致的同步效果。在这样的结构设计下,我们相当于在原有的单人模式基础上又叠加了云台手的长焦镜头,双重保障下来确保画面构图以及对焦的距离。对零度八轴飞行器E-epic进行改造之后,两个云台几乎可以同步运转,云台和飞手的一致性将会得到提高。
随着追求更精确构图的遥控摄影师越来越多,相信这样的飞行方式也将是以后的一种趋势。
最后送上花絮视频一段,谢谢收看~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I2Mzk5MjE2MA==/v.swf
给个赞,很棒的作品和分析 帅到没有盆友 真的很美 非常漂亮!这不是新手能够玩的! 航拍的魅力!
^24^ 陈导,昨天在优酷看了您的作品,有一个问题和一个遗憾,问题是傍晚那个镜头好像噪点很明显,遗憾是如果这次您要是用了变焦镜头,我想画面更震撼,目前国内航拍能用变焦镜头拍摄推拉画面的也就您能行,那种镜头实在是太震撼 最难解决的是对焦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运动模式下,这个光圈大了是个大问题。 太牛掰了··· 32 zhan 我能发自肺腑的说一句,这种效果用稳定器和摇臂实现起来更简单,更稳定么? 拍的很棒 有个疑问,是不是还需要增加一个无线跟焦系统呢?应该是飞手+云台手+跟焦手三个人协调配合才可以吧?
或者是预先调好焦距设定好路线和演员走位,保持焦距不变呢? 小猴兒要爆发 发表于 2015-6-17 14:57
我能发自肺腑的说一句,这种效果用稳定器和摇臂实现起来更简单,更稳定么?
(⊙o⊙)…,俺也觉得是哦 为什么麦田的镜头感觉有点阴天。是故意而为之吗~~感觉有点曝光不足(小白观点不喜勿喷) 老衲邱道长 发表于 2015-6-17 17:23
为什么麦田的镜头感觉有点阴天。是故意而为之吗~~感觉有点曝光不足(小白观点不喜勿喷)
因为我们是试验片,有些准备不足,那时候光线已经不行了 小猴兒要爆发 发表于 2015-6-17 14:57
我能发自肺腑的说一句,这种效果用稳定器和摇臂实现起来更简单,更稳定么?
嗯,在常规场地是这样,下一个试验片我会选择稳定器和摇臂不可能够到的地方拍的……其实很多场景的确很难支摇臂,譬如在山顶……^01^ K2の鱼 发表于 2015-6-17 15:09
有个疑问,是不是还需要增加一个无线跟焦系统呢?应该是飞手+云台手+跟焦手三个人协调配合才可以吧?
或者 ...
目前还没做跟焦,以保持焦距不变的方式来拍的 心向何处 发表于 2015-6-17 08:51
陈导,昨天在优酷看了您的作品,有一个问题和一个遗憾,问题是傍晚那个镜头好像噪点很明显,遗憾是如果这次 ...
变焦上好镜头很难啊 子愚 发表于 2015-6-17 17:47
嗯,在常规场地是这样,下一个试验片我会选择稳定器和摇臂不可能够到的地方拍的……其实很多场景的确很难 ...
加油哈,技术就是在挑战中提升的!!!哈哈 小猴兒要爆发 发表于 2015-6-17 18:30
加油哈,技术就是在挑战中提升的!!!哈哈
^01^ 子愚 发表于 2015-6-17 17:57
变焦上好镜头很难啊
变焦上去重量和平衡就难搞了~ 小猴兒要爆发 发表于 2015-6-17 14:57
我能发自肺腑的说一句,这种效果用稳定器和摇臂实现起来更简单,更稳定么?
^24^^13^ 老衲邱道长 发表于 2015-6-17 19:31
变焦上去重量和平衡就难搞了~
变焦头重量是问题,变焦机构也是问题,还需要再解决一下升级云台让操控更加细腻 子愚 发表于 2015-6-17 17:47
嗯,在常规场地是这样,下一个试验片我会选择稳定器和摇臂不可能够到的地方拍的……其实很多场景的确很难 ...
长期在外奔跑,能做实验的时间实在太少了,回北京就先找个楼顶玩一把~ 子愚 发表于 2015-6-17 17:48
目前还没做跟焦,以保持焦距不变的方式来拍的
果然,谢谢回复! 子愚 发表于 2015-6-17 19:47
变焦头重量是问题,变焦机构也是问题,还需要再解决一下升级云台让操控更加细腻
如果你的云台性能和如影差不多那也可以。现在单路无限跟焦也不贵~ OK,很好
抢摇臂的活 哈哈 4K拍摄裁切成2K是不是也是一种办法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