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光影
发表于 2014-5-21 18:57
说实话,还真没有好好看过什么什么中国,从来没有感兴趣过,我不是傲慢,也不是偏见,只是不喜欢!
申紫龙
发表于 2014-5-21 19:49
电视嘛,好看就成,不是每个观众都是你这样看的。
red耗子
发表于 2014-5-21 20:00
本身就失望了,你这一桶彻底绝望了。
gudye
发表于 2014-5-21 20:57
山寨精神奇强,去片场经常看见导演拍广告,拍mv,手里拿着苹果本,ipd播放着老外的mv ,广告,然后跟摄影师商量着这个镜头就这样拍,山寨的有模有样,很是省事,就连国产广告山寨国产广告,也是很不不奇怪呀^17^^17^^17^
无梦中国
发表于 2014-5-22 00:15
和已经进入工业化300年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知道自己是个小学生,这从中国官方外交辞上就明确了这点: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这三百年的差距如何缩小,是把几百个刚出生的婴儿放入山林,经历几百年的进化才创造形成可用于交流的语言,还是模仿、学习现有人类的语言,显然这问题无须讨论。
《舌间2》既然有这么热闹的讨论,我简单看了下《舌间2》和BBC的纪录片,结论相当清晰明了:
我们很庆辛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现成的东西在法律的充许下完全可以拿来就用,无须去经历漫长的“进化”过程。爱情片,都是男女异性主人公、都有“我爱你”这样的词句,根本无须去讨论是否抄袭的问题,关于《舌间2》只能说借鉴了一些成功较优秀纪录片的表现手法,连模仿都谈不上(BBC至今也没有一句有关舌2的评论)。
让人遗憾的是,《舌间2》热烈的讨论不是围绕着假如你是导演、假如你是摄影师,如何更好的处理好这些画面,如何在中国进入工业化前保留记录这些可能随时间消失的美食这类问题展开,而是充分展示了几千年农业社会所形成劣根性的“窝里斗”。
solhome
发表于 2014-5-22 09:47
tobi 发表于 2014-5-19 1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季成功后,二季迷失了
第三季回归?
ゥ傷ジ逝ぅ
发表于 2014-5-22 10:00
无梦中国 发表于 2014-5-22 0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和已经进入工业化300年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知道自己是个小学生,这从中国官方外交辞上就明确了 ...
这句点评犀利,有时间大家还不如考虑如果你是导演,摄影师,这段你怎样表现,怎样拍才是正道。
南水一洲
发表于 2014-5-22 11:08
无梦中国 发表于 2014-5-22 0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和已经进入工业化300年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知道自己是个小学生,这从中国官方外交辞上就明确了 ...
影视业,除了硬件方面是“可以山寨”,而思想上的创意上难道也得山寨????难道山寨可以出思想家和创意大师???
这种区别不分,还以此找合适理由,天朝永远也不会强大,、
强大的国家不是一群山寨和骗子组成的
vincent_1988
发表于 2014-5-22 11:45
吹牛的时候就说自己五千年灿烂文明,抄袭的时候就说自己改革开放初级阶段,真高
zenbarski
发表于 2014-5-22 12:28
青菜 箩菠 还是青菜箩菠
盐巴酱油 还是盐巴酱油
交给不同的厨师 结果做出不同的口味
同样的故事 可以用好几百种影像方式来呈现(想像力之可贵)
重要的还是用心思 也就是创意
cctv太懒惰了吧
深龙
发表于 2014-5-22 18:45
ltriu 发表于 2014-5-21 1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片最大的问题不是抄袭,是有没有资格称之为纪录片。
支持!
国外只有纪录片,中国有专题片和纪录片之分。
这部片称为专题片,完全达标。
称为纪录片的话,有待商榷。
bbc的纪录片花絮中摄制组都是深入虎穴,咱们国家的“纪录片”大部份摄制组都是好吃好喝由地方供着。
中央台播出影出影响力大,中国人多,任何内容一播出,总有千万种语言,总有争议。
中国纪录片,敢真实地还原事物本来面貌吗?
制作的片子,没有播出平台,没有收益,如何维持?更何况是一个行业的规则要打破。
比耳慨詞
发表于 2014-5-23 01:44
强国的同胞们,模仿和抄袭是可以的,可是你要跟BBC打个招呼啊(哪怕你发个EMAIL),因为你这个是全国的热播节目啊!你真的想学习应该先去学习别人拍摄理念和审美观念。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甚至连对白都类同这个实在说不过去了。现在真的米已成炊了,《舌尖上的中国》赶紧下架吧,别丢国人的脸了,出来承认一下错吧。最近有商家叫我学一下拍摄《舌中》的镜头和色彩剪片节奏,我说我宁愿学习拍《Dirty War》这种让人看震惊世界的纪录片也不愿意拍这种《舌中》的商业片。现在出现这种问题,国人的作品还觉得我们要继续学习吗?还是把老美的概念学会了,加入有社会主义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风格呢?
AK-映画
发表于 2014-5-23 11:27
摇滚骏 发表于 2014-5-20 22: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真心是个闲人阿!
大骏也有时间逛论坛~
麦的影子
发表于 2014-5-23 16:24
这又算不得纪录片
无梦中国
发表于 2014-5-23 18:38
说实话,我们不经意的发言和帖子,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片子要是落在咱头上,保不准也整成这样。
相信很多人都做过专题片,被客户否定方案全盘按客户要求拍摄和制作的经历,毕竟客户说了算。
《舌间2》里的很多画面都拍得相当好,这里要赞一个,每个画面都来之不易、每组镜头都付出了坚辛劳动,看得出很多拍摄都冒着生命危险,作为记录中国很多有可能随着时间消失的美食文化,这是件功德无量的行为,基于此,任何负面消极的声音都显得苍白,而不值一提。
我们的讨论也仅局限于学习、交流、提高个人认知上,希望《舌间2》主创集体再接再励,记录更多的中国美食文化,相信再过一个世纪回过头来再看这片子时,你们的名字已经记入史册。
Dzero
发表于 2014-5-23 19:58
中国这个抄袭高仿造假大国是独一无二的,脑子里已经没有想象这个区域了……
Dzero
发表于 2014-5-23 20:01
迪赛 发表于 2014-5-19 10: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家导演说了,这不是抄袭,是对原作的“致敬”
中国这个抄袭高仿造假大国是独一无二的,脑子里已经没有想象这个区域了……
alainhan
发表于 2014-5-23 21:14
无梦中国 发表于 2014-5-22 0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和已经进入工业化300年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知道自己是个小学生,这从中国官方外交辞上就明确了 ...
其他的不论,单单“摆拍”一事,就决不能出现在“纪录片”中了。你要说辛苦不辛苦,拍片子当然辛苦,但是摆拍的辛苦可以与尊重真像的辛苦相提并论吗?
Cas
发表于 2014-5-23 22:18
^10^如果是拍摄手法模仿,那我认为是一种学习。
但是,如果为了丰富节目而模仿别人这样的故事,造假,
就很奇怪了。
九嶷乐
发表于 2014-5-23 23:07
听可悲的事情,哎
楼兰
发表于 2014-5-24 00:11
这些镜头都是付过钱的买的版权不算抄袭就像中国好声音 爸爸去哪儿一样 只是大家对于镜头拍摄方法的专利并不了解 舌尖2主要的问题是摆拍 造假纪录片最忌讳摆拍 因为真实是记录片的灵魂还有央视拍的这个镜头表现的内容可能在当地根本不存在子虚乌有的捏造出来的当地不存在这样取蜂蜜的方式这也是造假。。。
张晓飞Eric
发表于 2014-5-24 17:51
50步笑100步。
toukyou
发表于 2014-5-24 20:06
其实这种情况发生在 本~朝~ 非常正常撒~^09^
如果发生在米国或者岛国,电视台要受到 “法律”制裁的...
无梦中国
发表于 2014-5-24 23:47
本帖最后由 无梦中国 于 2014-5-25 00:48 编辑
wealdvfx 发表于 2014-5-21 02: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的回复和名字果然一致
恭喜你,猜对了。
“无梦中国”之意:中国并未掌握人类发展之“源动力”,而掌握人类发展之“源动力”是仅有300年历史、犹太魂魄附体的美国—犹太民族。
何谓“源动力”:犹太民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将在宇宙深处沉寂了数百亿年的人类基本物质力量释放于人世,造就了美国,犹太家族利用美元操纵着世界。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的比较,可参考百度文献:
http://wenku.baidu.com/view/c90f4e0aba1aa8114431d9e4.html
中华民族虽历经5千年,但大多处于农业文明,每次的改朝换代,都否定原有生产力推倒重来,而大唐盛世、康乾盛世两个历史闪光点则都是充分保留原有生产力上发展的结果,但也只能说明中华民族不乏智慧,但盛世却不可持续。
新中国建立之初不乏创新,农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工业:砸锅砸盘炼钢铁。
中国人最杰出的智慧都集中在政治上,最为经典优秀的艺术创作是政治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国所有人类发展的思想研究都走向了岐途。因此,无梦中国。
这里给大家一个提示,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犹太人。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通过收集、观察、整理犹太人的思想谱,我已经知道了”源动力“的秘密,就好比德国镜头制造技术的“祖传秘方”说穿了一文不值,谁都有可能“一朝顿悟”,只是阅历知识积累不够需要“十年参禅”。
我也是由于对摄影的爱好却无意间破解并掌握了德国制镜技术,在次应证“有所得关键在于学”的真理。
南水一洲
发表于 2014-5-25 11:24
无梦中国 发表于 2014-5-23 18: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实话,我们不经意的发言和帖子,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片子要是落在咱头上,保不准也整成这样。
相信 ...
这片子要是落在咱头上,保不准也整成这样
不和老外的一样,就整不出精品了???
难道人人都和你一样,只认同外国的创新思想??
真正的中国特色,难道就只是抄??
83年拍摄的西游记,还有好多经典片子,有那部抄外国的了??
无梦中国
发表于 2014-5-25 11:52
本帖最后由 无梦中国 于 2014-5-25 12:08 编辑
南水一洲 发表于 2014-5-25 11: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片子要是落在咱头上,保不准也整成这样
不和老外的一样,就整不出精品了???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几十秒的视频,任何人类的知识都是相通、相近、或一致的。
美国政府前些年的金融危机向银行注资的行为,完全克隆了中国政府的做法,这在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的国家里是不可思议的事,那又该怎么评论呢。
落后就是落后,小学生就是小学生,该模仿就模仿,该学习就学习,没什么难为情的,等你学到没什么可学的了,创造自然就运应而生!
有意思的是,BBC都没有一句“抄袭”或追究的言论,国人却在这里展开“审判大会”,一切的一切仅是表征,而不是本质问题,本质问题我回复的帖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南水一洲
发表于 2014-5-25 14:08
我发现这位大师连“模仿”“抄袭”,“造假”都分不清,基本的逻辑思维都不具备
楼主
所列举的10分清楚明了,外国某族人有吃峰密的爱好,咱中国也有某族人有吃峰密的爱好???这不一定,却在导演手中硬生生的整出和外国一样,且搞峰密的行为和方法也一样,语言一样,这不是模仿,这是在造假和愚弄国人。当然,你是被愿意的
BBC都没有一句“抄袭”或追究的言论,或许人家觉得不配他来遣责CCAV,不和天朝官媒一般见识。在人家心中就那形象。我们以此窃喜,不以自省
我无语了,你继续。
我们在拒绝被愚弄和造假,你却不明主题,跑题大论一翻,
无梦中国
发表于 2014-5-25 15:19
本帖最后由 无梦中国 于 2014-5-25 15:31 编辑
这类议论和指责在国内司空见惯,当初的中钢协的铁矿石谈判还被指“卖国”。
讨论问题我喜欢探讨本质而不是表征,前面的回帖也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的差异及落后的地方:
犹太“律法文化”高度捍卫法律,追求社会和公平和正义。
中国是一个人治的社会、推崇以德治国,法律精神淡漠。
任何事情可做不可做,法律说了算而不是道德说了算。
中华的文明,虽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缺乏一种系统的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尤其是缺乏普世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民币要国际化,和美元、欧元成三足鼎立之势,其路之漫漫、之艰难可想而知。
而文化产业或电影本身并不产生价值,它寄生于实体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本质是国家行为,目的是输出你的民族价值观,认可你的价值观从而接受你的货币,因此,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和人民币国际化是相适应的。
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一个企业,其发展最终落在最小的组成细胞,人身上。因此一个国家的制度设计或企业的管理措施,应该是围绕着人类先天共同的特质“源动力”展开,张驰有度,才能发挥人类的潜质,如果不是,那么这个国家或企业的制度设计是有问题的,不乏智慧的人有可能创造阶段性的辉煌,但却不可持续,陷入由强盛—崩溃—强盛—崩溃的周期性循环,中华民族5千年的文明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用这一观点来解释现代中国的各种奇特现象则一通百通!
我发帖的目的很简单,只是把自己散乱的思维整理整理,文笔也不流畅,有些表述一时也找不到更帖切的词语,词能达意即可,大家随便看吧。
w7x8x
发表于 2014-5-25 15:54
拥有雄厚财力和人力资源的CCAV,这么做实在说不过去。。。
wealdvfx
发表于 2014-5-25 17:20
无梦中国 发表于 2014-5-25 15: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类议论和指责在国内司空见惯,当初的中钢协的铁矿石谈判还被指“卖国”。
讨论问题我喜欢探讨本质而不是 ...
大师你扯远了,好像和本题无关呢^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