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镜头和后期遮挡的效果区别
胶片时代一直对2.35:1的宽幅比例十分羡慕,当然,这是Panavision的独门武功 其他厂家似乎很少生产此类镜头(除了俄罗斯LOMO) 代价十分高昂 玩不起现在数字流程都可以用后期的方式遮挡来制作2.35:1的画面比例,有的机器甚至还内置了框线方便大家构图
我想请教一下各位,这样遮挡出来的效果,和真的变形镜头拍出来的,有什么区别吗?
我自己反复观摩了一些电影片段,包括Vimeo上面一些国外用户使用数字机器转接LOMO ISCO等品牌的变形镜头拍出来的效果 感觉变形镜头的画面效果虽然貌似分辨率略低但似乎更有张力,遮挡的效果似乎稍显呆板不过更扎实些
不知道是我的错觉还是的确是有一些区别,请大家指教。 变形镜头的 初衷是为了更充分的的利用胶片 本帖最后由 yeast 于 2012-8-21 10:10 编辑
同焦距的这两种拍摄方式的视角大小应该也是有区别的吧。变形镜头在水平方向有压缩,也就能容纳更多场景,这应该也就改变了视角大小。
下面一段话是arri官网的
http://www.arri.com/cn/news.html?article=994&cHash=094d903f99fb66c1f91ea420e8e1e9f3
当所使用的传感器比例为16:9或更宽时,影像将无法触及传感器的两边,造成影像传感器有效使用面积变小,镜头的视角也与平常有所不同。
除了视角有些区别之外,最大的区别就是焦外了,变形镜头的焦外横向压缩感非常明显,圆形的焦外会变成椭圆形,会给人一种非常迷幻的质感,可以参考一下2012版“安娜·卡列尼娜”的预告片,该片就是用Panavision胶片机及变形镜头拍摄的。 变形镜头后期放映应该会拉回来比例 应该看不出来吧 变形宽银幕的优势就是在于分辨率,一般人眼对于屏幕宽度的拉伸损失不明显,变形宽银幕就利用了这个特性,在保持纵向分辨率的情况下拥有更高的横向分辨率。
例如:1920*1080的分辨率的传感器,使用变形镜头,假设变形到2.35:1,那么最终成片是2538*1080分辨率,横向有拉伸损失。
使用裁剪分辨率的话,就只能保持横向的分辨率,纵向的话需要裁剪。
例如:1920*1080的分辨率的传感器,使用画面裁剪,假设裁剪到2.35:1,那么最终成片是1920*816分辨率,没有拉伸损失。
以上两个的传感器是假设为数字传感器,其实可以替换成胶片,35mm负片的极限分辨率在6K左右。
在两个方案之中,虽然变形方案有横向拉伸画质损失,但总体效果比裁剪的好。 而对于变形镜头带来的另外一个特性,焦距和视觉变化本人就没有去研究了。 marvinhddvd 发表于 2012-8-21 10: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除了视角有些区别之外,最大的区别就是焦外了,变形镜头的焦外横向压缩感非常明显,圆形的焦外会变成椭圆形 ...
谢谢 您说得对“迷幻的质感” 这个词用的很到位 如实描述出了我的感受
变形镜头拍摄的片子 总有一种比较夸张的横向拉伸感,尤其在焦外和眩光的处理上面,确实是十分舒服
造成人为增加了焦外范围的感觉尤其在焦内多个元素之间的跟焦过渡的时候,体现出更好的整体感同时点光源的虚化也十分漂亮 缺点边角的分辨率往往下降的快了一些 不过我觉得大致感觉对了 无伤大雅
遮挡的片子在这些方面就严重差一口气 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当然分辨率是更高一些 焦内也傻锐一些
安娜 卡列尼娜今年新版的我还未看,以前看过一个老版本的 感觉不好 希望今年的新版本能够成为水准之上的作品 yeast 发表于 2012-8-21 1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焦距的这两种拍摄方式的视角大小应该也是有区别的吧。变形镜头在水平方向有压缩,也就能容纳更多场景,这 ...
是的视角是有区别的 能容纳更多元素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平时玩遮挡,因为要剪裁掉上下两部分画面,中间的画面面积其实很小
为了容纳场景,不得不增加一些机位工作距离,这样导致最后的结果就是感觉主体离机位似乎远了点 拍小了 现场感大打折扣
尤其这是在画面中有2-3个人演对手戏 同时容纳这几个人的元素时 很明显的 原来那种焦外是变形镜头拍的。。。我就疑惑怎么有的电影焦外是那样子。。。。我18-135镜头用遮挡会不会角度不够广啊。。。 逝去的走远了 发表于 2012-8-22 21: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来那种焦外是变形镜头拍的。。。我就疑惑怎么有的电影焦外是那样子。。。。我18-135镜头用遮挡会不会角度 ...
^09^ 遮挡是没问题
但是就是形似,神不似,哎^33^ 另外,好像变形镜头的价格都很高,比MP和cooke 5/i还要高很多。即使是廉价的,也不是一般人搞得起的。 1. 视角
2. bokeh
3. lens flare
... zeiss-leica 发表于 2012-8-24 16: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另外,好像变形镜头的价格都很高,比MP和cooke 5/i还要高很多。即使是廉价的,也不是一般人搞得起的。
JLC老师好,小弟是无忌瞬间的震撼^09^
言归正传,你说的对,现行款的变形镜头都十分昂贵,一般人真的是消费不起,动辄几万美金一个头
经过最近研究,发现
苏联LOMO镜头厂以前生产过一些变形镜头 性价比还可以,可以买买
蔡司早些年专门有个变形镜头品牌叫Ultrascope, 大致是60年代的产品,现在也有很多存货于世,价格还行
爱展能上世纪80-90年代也生产了不少变形镜头变焦,价格就贵些,不过还属于可以想想的范畴里
至于Panavision和Zeiss现行款变形镜头......无论价格是多少 ......我连想都不敢想...... Escargot 发表于 2012-8-24 19: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 视角
2. bokeh
3. lens flare
.....你说的对....感觉确实不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