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loR 发表于 2019-11-29 20:58

【震撼人心】天下竟有免费的午餐!


剪辑这一块还蛮重要的,不同的剪辑师对叙事方法、叙事重心、叙事结构的把控差异还是很大滴。
最近脑子坏掉了,免费帮剪辑,只接受故事片和实验片,有想法的导演可以加我Q~
QQ:3232137276

xierui117 发表于 2019-11-30 16:24

本帖最后由 xierui117 于 2019-11-30 18:33 编辑

第一句话就错了。
叙事方法、叙事重心、叙事结构的,那是导演去决定的。
作品是导演的,剪辑师负责提供方案更好的达到导演要求的叙事重心。
廖庆松剪辑师为什么最后和杨德昌闹翻了?就是因为廖庆松善做主张乱改杨德昌精心设计的结构。

SeeloR 发表于 2019-11-30 18:18

@所有电影人
根据xierui117的逻辑,若“叙事方法、叙事重心、叙事结构”由剪辑师来决定,而非导演决定",就有可能产生“剪辑师和导演闹翻”的情况。这点我承认。
然而“电影作者论”并非唯一带来优秀电影可能的价值观。
举一个例子。
由王分执导的电影《箱子》,经剪辑师周新霞大刀阔斧版的剪辑过后,一改原剧本较为平淡的顺叙时序,以及导演慢节奏的影像爱好,赋予影片紧凑的叙事节奏,以及独具创意的剪辑技巧,最终帮助导演斩获了“最佳处女作奖”。后来该片的导演剪辑版本上线,不论是电影市场还是评论界给出的评价都与原剪辑版本相去甚远。
合格的剪辑师一定具备实现甲方预期,实现导演思维的能力。这只是商业社会中对于剪辑师这件“商品”最基础、最普世的要求。优秀的剪辑师更应该超越甲方的预期,激发导演的创造力。
我们的工作不再是应付和妥协,而是创造与突破,如此,中国电影将从老生常谈的“传承”中,真正步入“兴盛”!

xierui117 发表于 2019-11-30 19:04

SeeloR 发表于 2019-11-30 18:18
@所有电影人
根据xierui117的逻辑,若“叙事方法、叙事重心、叙事结构”由剪辑师来决定,而非导演决定

看了一大段《箱子》,两方面说都剪的很一般,快节奏不如《寻枪》(同样是伍宇娟老师演的),慢节奏段落完全没找到点,每当到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剪掉(去接连续性)。用徐浩峰的概括就是非常旧好莱坞,只是为了交代连续性给交代镜头,没意义。

用导演剪辑版比没什么大的意义,导演不是专业剪辑师,专业剪辑师是帮导演表达的更好。就目前看来,导演要的气氛,我觉得他素材基本拍到了,被剪坏了。

从来就没觉得周新霞剪的好过,老土过时没胆量。

徐浩峰、刘淼淼、张一凡、杜媛、孔劲蕾、杨红雨、李栋全,我觉得这些才是牛逼的剪辑师

SeeloR 发表于 2019-11-30 20:33

xierui117 发表于 2019-11-30 19:04
SeeloR 发表于 2019-11-30 18:18
@所有电影人
根据xierui117的逻辑,若“叙事方法、叙事重心、叙 ...

我同意你说的“专业剪辑师是帮导演表达的更好”这一观点。
只是,什么是好?什么是更?这两个问题在不同的参考标准下会有不同的答案。
就拿徐浩峰说的“非常旧好莱坞”这个曾经也属于电影新革命的标准来说,能够“不留痕迹地”、“不被观众看出剪辑师存在地”交代情节、组合镜头就代表好甚至是最好了。
所以,剪辑师乃至剪辑技巧,以不同流派划分后进行对比,能更加客观地讨论出优势和劣势。
不知道xierui117兄有没有遇到过这么一种导演。TA拍摄的不是广义故事片,没有具体的情节,有的是TA对某种情绪的感知。当TA把一大堆素材交给剪辑师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素材通过何种顺序联结在一起后,能够精确地展现TA所感知到的情绪。此时,TA的剪辑师需要从数以亿计的可能性中,找出能够让TA说出“对,我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这句话的最佳选择。终于,TA成了业内认可的作者论电影人或者独立电影人,而TA的剪辑师只是拿着合约上的数字,以及对朋友们说“看,那部电影是我剪辑的”的谈资罢了。
向所有优秀的剪辑师致敬!

xierui117 发表于 2019-11-30 20:58

SeeloR 发表于 2019-11-30 20:33
我同意你说的“专业剪辑师是帮导演表达的更好”这一观点。
只是,什么是好?什么是更?这两个问题在不同 ...

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就已经是观念的迭代,剪辑的升级替代。没有表现意义的纯动作交代镜头,现在对比看来更加是让观者感觉拖沓、无聊、出戏的剪辑。简单说,旧好莱坞的标准现在基本是彻底过时了。烂就是烂,片子对比下就明白了。

如果导演明确能判断自己要的感觉是什么,再者他的素材里他拍到了到了他要的感觉,那就应该往那个工作方向推进。我的经验是,素材有他本身的生命力(导演前期拍摄带来的),顺着素材本身的力量往前走就好了。

单场戏,视点就那么几个,那就是说感觉方向就那么几个选择,你A\B\C\D方案一摆很容易沟通清楚导演要什么感觉。如果你这点都做不到,只能说你根本没认真剪过片子。

SeeloR 发表于 2019-11-30 21:38

xierui117 发表于 2019-11-30 20:58
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就已经是观念的迭代,剪辑的升级替代。没有表现意义的纯动作交代镜头,现在对比看来更 ...
你讲了三个点,我挑选最后那个进行回复。
剪辑的方案真的只有几种吗?我坚持我刚才所讲的,应该有数亿种甚至更多的可能性。
单场戏的视点远不止几个,甚至,单个镜头、单帧的可能视点也远远超过前期人员的认知范围,也远远超过几个。
不如让我们做一个实验。我们各自挑选5个短镜头,相互分享,总计10个镜头.随后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组接并配上音乐音效。我相信那将会是两个完全不在同一空间的作品。我更相信,这10个镜头交给更多的剪辑师去做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xierui117 发表于 2019-11-30 22:05

SeeloR 发表于 2019-11-30 21:38
你讲了三个点,我挑选最后那个进行回复。
剪辑的方案真的只有几种吗?我坚持我刚才所讲的,应该有数亿种 ...

视点,是什么,你都不知道的话,那你对故事片还没入门。

SeeloR 发表于 2019-11-30 22:10

SeeloR 发表于 2019-11-30 21:38
你讲了三个点,我挑选最后那个进行回复。
剪辑的方案真的只有几种吗?我坚持我刚才所讲的,应该有数亿种 ...

请指教。

faugle 发表于 2019-12-1 04:29

两位的探讨很有意义!受教了!特地登陆论坛回复,感谢。

无聊透顶 发表于 2019-12-1 10:21

理论的东西真看不懂,还是看看做过的东西,看看讲故事的能力是不是好。

SeeloR 发表于 2019-12-1 10:57

faugle 发表于 2019-12-1 04:29
两位的探讨很有意义!受教了!特地登陆论坛回复,感谢。

谢谢回复!有不同想法的话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互相学习。

SeeloR 发表于 2019-12-1 10:58

无聊透顶 发表于 2019-12-1 10:21
理论的东西真看不懂,还是看看做过的东西,看看讲故事的能力是不是好。

支持“实践出真理”。

xierui117 发表于 2019-12-1 15:32

本帖最后由 xierui117 于 2019-12-1 15:53 编辑

xierui117 发表于 2019-11-30 22:05
视点,是什么,你都不知道的话,那你对故事片还没入门。
找了下我以前写 视点分析的文章丢了,重新简单写写。
以最经典的 踩香蕉皮滑倒 的喜剧段落为例,假定常规角度都拍到了。

视点展现的是某个角色(或客观的旁观观众)所知道的信息(包括情感、价值观体现)。

如果要搞笑,需要先全景让看到主角向香蕉皮方向跑来,此时观众代入的是客观的旁观观众(主角并不知道香蕉皮的存在,所以这不是主角视点)。
情感体验过程即,我(观众)是旁观者,我看到香蕉皮扔在这了,那个傻叉(主角)竟然不知道,我(观众)比他聪明,所以我(观众)觉得好好笑。

如果要悲伤愤怒,在主角摔倒前不展现香蕉皮和主角在同一空间(主角必然踩到),而是给展现主角焦急奔跑的镜头,此时就是主角的视点了。观众代入到主角的情感、价值观角度,我(主角和观众)有很紧急的事情要办,跑的过程很累,突然摔倒了,很痛。那个混蛋扔的香蕉皮,我(主角和观众)很愤怒。

当然可以跳转视点,但需要理顺跳转逻辑(情感、价值观转换)设置一定的跳转规律。

一场戏,一个长故事片,主人物就那么几个,然后加上客观视点,视点的选择是非常有限的。

剪辑最难的就是说服主创,舍得删掉可能有意思但是严重偏离主结构的内容。


虽然我非常喜欢《罗曼蒂克消亡史》,但是它有严重的视点设置矛盾,导致理解代入困难。
《罗曼蒂克消亡史》以黑帮大佬陆先生(葛优)和大老板戏子小老婆小六(章子怡)相互切换为主,但是他们有严重矛盾,并且还有同场景戏。
站在陆先生(葛优)角度,希望大家规矩稳定不要闹事。站在小六(章子怡)希望自由无拘无束。观众该认同谁,来理解剧情?




《教父2》展现黑帮高层和底层,使用的是老教父发迹早期和新教父中兴,因为没有直接交际所以理解起来没矛盾。




刚又去对比《卧虎藏龙》。
基本上是以李慕白和俞秀莲(视点)表现的,观众代入到李慕白去看玉娇龙,感觉是是看一个邻居的任性小姑娘。
就算是玉娇龙单独的塞外场次,也是代入的罗小虎的视点,感觉也是看一个邻居的任性小姑娘,前后也没有矛盾。






sulight 发表于 2019-12-2 09:35

这两位讨论的都不是同一个东西,并且相互都理解不到一块去。

上帝之猪 发表于 2019-12-2 17:13

这个讨论很有价值

SeeloR 发表于 2019-12-3 14:31

上帝之猪 发表于 2019-12-2 17:13
这个讨论很有价值

一起讨论。

SeeloR 发表于 2019-12-3 14:32

sulight 发表于 2019-12-2 09:35
这两位讨论的都不是同一个东西,并且相互都理解不到一块去。

好眼力见!

SeeloR 发表于 2019-12-3 14:35

本帖最后由 SeeloR 于 2019-12-3 14:36 编辑

xierui117 发表于 2019-12-1 15:32
找了下我以前写 视点分析的文章丢了,重新简单写写。
以最经典的 踩香蕉皮滑倒 的喜剧段落为例,假定常 ...
我确实是第一次听到“视点”如此的定义。
再请教一下,黑泽明执导的电影《罗生门》采用了什么样的视点?几种视点之间是不是存在矛盾和认同问题?
先谢谢回复了!

xierui117 发表于 2019-12-3 19:44

本帖最后由 xierui117 于 2019-12-3 19:46 编辑

SeeloR 发表于 2019-12-3 14:35
我确实是第一次听到“视点”如此的定义。
再请教一下,黑泽明执导的电影《罗生门》采用了什么样的视点? ...
《罗生门》是以审判者视点主导的。每一段都是审判者根据角色证词去理解的,如果前面剪掉审判场景,观众肯定会觉得理解困难和逻辑混乱。
侦探视点,不得不说 公民凯恩 牛逼

上帝之猪 发表于 2019-12-5 16:35

凑巧看到这个,http://107cine.com/stream/119712?from=homeite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震撼人心】天下竟有免费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