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拍摄设备有啥推荐的
18集左右的纪录片,30分钟一集,每集预算30万,有啥摄影机、镜头,录音 灯光等一系列设备的推荐,谢谢 如果你是导演的话,请先开价找个摄影指导,沟通好拍摄要求,他给你列器材配置,你再找个影视声音制作公司给你出个声音制作方案。如果你是制片人,你先开价找个导演把片子制作要求先做好细化方案文档PPT。如果你是制片人想兼任导演,那你先开价找个执行导演,让他帮你把拍摄详细方案的文档PPT做好,然后根据详细方案要求再找其他配套部门的人才。
拍东西,拍摄要求搞清楚先,然后再根据要求找人才,最最后才是器材。 xierui117 发表于 2018-4-27 13:50
如果你是导演的话,请先开价找个摄影指导,沟通好拍摄要求,他给你列器材配置,你再找个影视声音制作公司给 ...
我们暂定是每组两台fs7,再加个索尼A7R3,镜头是pk6或蔡司cp-2,再来个适马20-200、航拍一台大疆悟2加一台精灵4,不知道这样够不够,没拍过这种项目,不知道怎么配置设备,领导让弄个给看看 max163 发表于 2018-4-27 14:07
我们暂定是每组两台fs7,再加个索尼A7R3,镜头是pk6或蔡司cp-2,再来个适马20-200、航拍一台大疆悟2加一 ...
先把拍摄要求搞清楚先,样片参考片都没有吗?纪录片也有很多种题材类型 xierui117 发表于 2018-4-27 14:09
先把拍摄要求搞清楚先,样片参考片都没有吗?纪录片也有很多种题材类型
类似【远方的家】但是没有记者带领,主要展示百姓民生、社会发展、自然景观,赏美景、品美食;同时把一些当地的故事情景还原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8-4-27 18:37 编辑
纪录片有两种拍法,一是写实,基本常见的ENG摄像机都胜任,例如央视的那几个自吹自擂庆祝新皇登基的大片,还有一种想要一定的美化,需要玩一些景深和镜头的变化,目前最适合的是FS7M2,没有其它。微单就算了吧,没有内置ND镜折腾死。镜头没钱的话买套机就行了,自带18-110的档次也不低,有钱随意。周边产品没有特别突出的难以推荐自己选吧。 疯哥 发表于 2018-4-27 18:31
纪录片有两种拍法,一是写实,基本常见的ENG摄像机都胜任,例如央视的那几个自吹自擂庆祝新皇登基的大片, ...
穷逼,你脑袋被驴给踢了吧?人家单集预算30万,你让别人用ENG机?还用套机头?
人家预算都已经用PK或是CP定焦组,你是让他告诉老板,你给的预算太多了,一个sony 套机头画质足够,F4的光圈都太大,还要上ND镜!!
你拍婚庆拍傻了,误导新人也就算了,30万一集的预算不是你的眼界能看懂的。安静点蹲角落画圈圈去。 max163 发表于 2018-4-27 14:07
我们暂定是每组两台fs7,再加个索尼A7R3,镜头是pk6或蔡司cp-2,再来个适马20-200、航拍一台大疆悟2加一 ...
还是先要出剧本,确定你的拍摄计划才能定器材。
悟2的画质肯定是没问题的,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加台精灵4,如果是图快捷,“御”是不是要比精灵4更适合做备用飞机?
另外,非要追求画质的话,二台机器一组配定焦,一组配变焦的实用性可能更强一点。比如 富士能 18-55mm 50-135mm ,这样机动性也更强一点。毕竟是记录片,带二套定焦组还是很累人啊。
带一台微单做备机还是很有必要的。拍点剧照,上个小三轴比如G2,拍点移动的素材,还有拍延时。
如果车上还有空间,备一个轻便性的轨道和小摇臂。
一集预算有30万,还是雇佣一个小灯光组还解决你的布光问题吧。
录音也直接雇人。自己少操心。 zteng 发表于 2018-4-27 22: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是先要出剧本,确定你的拍摄计划才能定器材。
悟2的画质肯定是没问题的,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加台精灵4 ...
稳健
xierui117 发表于 2018-4-27 13:50
如果你是导演的话,请先开价找个摄影指导,沟通好拍摄要求,他给你列器材配置,你再找个影视声音制作公司给 ...
认同
重要性的排序应该是 剧本/导演>灯光/摄像师>录音师>器材
没有好的灯光和摄指,再好的设备也是白瞎的。 本帖最后由 djgogomen 于 2018-4-28 02:04 编辑
max163 发表于 2018-4-27 14:25
类似【远方的家】但是没有记者带领,主要展示百姓民生、社会发展、自然景观,赏美景、品美食;同时把一些 ...
拍过很多套类似片子的给点经验,这样预算正常的类似电视台30分钟纪录片,一般都是每组fs7和a7s2 ,大三元(还要个有防抖的纪实拍摄镜头)微距,倍率,如果有条件再来两个定焦,移轴之类,再带一套轻便的特图利或者led这看要求。30万一集,如果也是远方的家一样要出国拍摄,需要自费差旅的话,真的很拮据,30分钟拍十几天很正常,出国后外国人可不会加班等你拍,都要休息过周末的,如果国内还好,这是预算不小的一块,远方的家和你讲的纪录片貌似形态成本有很大区别,远方是当地找点,直接现场采人物,一段老长了,这样很节省成本,和30分钟全靠自己一点点拍摄镜头,加人物静态采访,加纪实段落,工作量差很多。而且18集周期,制作时间也有很多要考虑,几组人去,同时出发还是一组几集都是问题,都涉及到成本。前期开发文案,预算要做明白,内容确认,联系,前采,这些才是启动前首先做好的事。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8-4-28 06:46 编辑
zteng 发表于 2018-4-27 22: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穷逼,你脑袋被驴给踢了吧?人家单集预算30万,你让别人用ENG机?还用套机头?
人家预算都已经用PK或 ...
你个山炮都不知道ENG机子有多强大,而且有些型号很贵哦。大量综艺节目也是用ENG机子拍的,每集预算何止30万,有什么不妥吗?至于ND的问题你也反驳可见你拍晚会拍傻了吧。还什么F4都嫌大,太阳底下你能开到F4吗?连F10都难保,你当是你的低感度GH5呢?没内置ND基本不用混了,即使你只用套头户外经常换ND也非常麻烦影响拍摄效率,如果有多个镜头你需要带一堆ND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务。
变焦头拍这个方便点,纪录片毕竟不是电影,不是每个镜头都是设计好了拍,到了现场抓拍找角度找机位很重要,都是PK6这种你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疯哥 发表于 2018-4-28 06:41
你个山炮都不知道ENG机子有多强大,而且有些型号很贵哦。大量综艺节目也是用ENG机子拍的,每集预算何止 ...
sony 是你亲爷爷,你亲爷爷家什么都好。带一箱定焦组出门的剧会在意有没有内置ND镜这回事?我有建议别人用其他机器了?你确定人家就在太阳底下拍?按你这脑残逻辑,要什么T2的镜头?要什么大光圈?你不是一直推崇全画副底大一级压死人吗?
这回又开始膜拜ENG 的这种超小底的机器了?综综艺节目的预算花在哪你Y知道吗?是花在一台设备上的吗?你处处漏洞,处处矛盾,处处前言不搭后句,处处脑残,你还要秀你的下限到什么时候?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8-4-28 13:29 编辑
zteng 发表于 2018-4-28 13:19
sony 是你亲爷爷,你亲爷爷家什么都好。带一箱定焦组出门的剧会在意有没有内置ND镜这回事?我有建议别人 ...
人家想拍个记录片你让人家带一箱子定焦镜头?外行就别跟着瞎起哄了。 疯哥 发表于 2018-4-28 13:24
人家想拍个记录片你让人家带一箱子定焦镜头?外行就别跟着瞎起哄了。
睁开你的狗眼去8楼看看清楚,我什么时候建议他带一箱定焦镜头?
不过,你身为一条狗,能打字已经不错了,阅读能力有问题也能完全怪你。 哎~~~~天天斗嘴,相爱相杀~~~~作为吃瓜群众,我忍不住想喊一句 “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来问我呀,最近几年都是每年12集,每集45分钟,目前正在筹备今年的。
器材配备还是要根据片子的要求以及摄制组的构成综合考虑的。基本的方向是,能少带就不多带,能用轻便的就绝不用重的。
我现在的主摄影机是Varicam LT,尽管比FS7重,但原生的ISO 5000能应对光线不足的环境,节省灯光的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当然画面质量也高一个档次。其实,EAV 1更适合拍纪录片,但那个时候没有出来呀。
副机用的当然GH5,这个不需要理由。
航拍也是悟X5R。这个是个易损器材,对飞手有要求,维修的费用已经可以买两架新飞机了。
镜头是适马ART系列定焦,大光圈,节省灯。当然ART系列的变焦也不错,只是焦段不完整。70-200是必选,也是无奈之选,没有可以替代的,除了价格,各品牌差异不大。微距也要有。严重不建议用PK6,除了是镜头更是健身器材,对于机动性强的纪录片来说是个累赘。
灯光全是LED,两个平板,一个聚光灯,一个棒灯。
小监和图传也是好东西。
用更好指向性话筒替代机头麦,声音直接录制到摄影机里。小蜜蜂也一样直接连接到摄影机。
好了,想到的就这么多吧。好像所谓的主流设备都被我PASS了。有机会多交流。
另外,最开始我们也用的是FS7和A7S2,后来放弃了,调色太蛋疼了。
上帝之猪 发表于 2018-4-28 17: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来问我呀,最近几年都是每年12集,每集45分钟,目前正在筹备今年的。
器材配备还是要根据片子的要求以及摄 ...
虽然我不拍纪录片,但也想为这位老师热心详细的经验分享点个赞http://www.filmaker.cn//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filmaker.cn//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
上帝之猪 发表于 2018-4-28 17:33
来问我呀,最近几年都是每年12集,每集45分钟,目前正在筹备今年的。
器材配备还是要根据片子的要求以及摄 ...
EVA1不用接外录就可以提供非常好的画质,而且和GH5的色彩科学很接近。
同样提供了422 10bit 400M码流。后期调色完全可以满足记录片的要求
我买这套的组合也是冲着这个方向。GH5加mb环,可以用和EVA1同用EF卡口的几只适马ART镜头。减少了剧组的负重。同时也兼顾了画质和大光圈。
制作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这是最理想的组合了。
max163 发表于 2018-4-27 14:25
类似【远方的家】但是没有记者带领,主要展示百姓民生、社会发展、自然景观,赏美景、品美食;同时把一些 ...
不确定你在整个项目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胡乱说点吧。机器每组2台fs7没有问题的。镜头问题就大了。纪录片还是变焦吧。毕竟很多东西转瞬即逝,没工夫换镜头啥的。安琴那套Type EZ 2个头广角到小长焦都有了。光圈2 体积重量还合适纪录片。再备上70-200 11-16 微距 移轴 这些用的比较少的焦段的照相机头。小灰机的配置没问题。灯光方面led就可以的。柔光和挡光的辅材带足。要求再高点带上个m18。一千八百瓦 够亮 还不用发电车。录音话筒挂无线雷。实际上器材什么的都是小事。策划 制片才是重中之重。一搞一堆大片设备过来 一帮大学生给你操作一样挂。你找一帮技术高手来,制片部门策划不好,拍的时候安排不好。出了点阻力就搞不定事情 你死的更惨。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个片子的预算实际上不算怎么充裕的。一个组2套机器 意味着摄影组就需要两套人。这类小型机器,一套机器有1个摄影1个助理算刚够用。一天2500一组。两套机器加人下来就5000了。 航拍一架x5 加飞手和云台手一天3000。8000一天了。灯光组几个小灯加三四个人 加上轨道 小摇臂乱八七糟的也两三千一天了。录音800到1000一天。再加上车辆 汽油 住宿 吃喝拉撒........一天下来一个组的技术部门1w5是基本需求。还没算 道具 外联 化妆 和导演组。数学题都会做的吧。他现在这个器材单子基本属于超标的。而且现在还没有算后期制作的费用。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8-4-29 20:42 编辑
用松下的基本等于业余的,玩家级别的。纪录片场景太适合SONY了,例如FS7或FS7M2,可以肩扛,可以电动变焦,可以自动对焦,可以电子ND,可以600M码率内录,而且拿出去有面子,试问有哪个竞品具备这些特性? OEM过类似题材的纪录片,具体内容也是拍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风情和物产之类。
第一年,CC台要求必须用蓝光机拍摄,素材全高清MPG422,50i,50Mbps码流,操作规范上明文禁止使用佳能5D。但是因为四组同时开拍,只调配到了5台sony大蓝光,所以又抓了一台FS7(佳能大三元)、一台F55(富士19-90 T2.9)和一台松下LT(佳能大三元)。进入后期之后,因为季节的原因有些镜头没有拍到,也用了不少乱七遭八的资料镜头,一般是280、5D3拍的。
第二年,CC台要求用4K拍摄,四组同时开拍,我们总共调配了8套FS7+28-135F4和佳能大三元,其间也用到了1DC、5D4、GH5和A7S2。在实际操作中,有计划和安排的拍摄、采访、记者出像这些全部用FS7,扫街拍风情、上电子稳定器这些机动性很强的场面用1DC、5D4、GH5和A7S2。同样的,后期的时候照样会用到一些乱七遭八机器拍的资料。
其他设备:大滑轨,小滑轨,摇臂,电子稳定器,航拍器,灯光,监视器,小蜜蜂X2(采访、记者出像),同期声必须用立体声话筒。
人员配置:每组摄像师2,助理2,航拍师1,制片1,导演1,跟组后期1,场工3,当地协调人员1。30分钟一集的片子,因为涉及的场景和人物太多,赶紧赶慢拍半个月,还撵得像狗一样。
类似于《远方的家》这种片子,内容上的要求是大于形式的,他们最关心的是:内容!内容!内容!只要镜头构图工整,叙事逻辑清晰,他们并不在乎你用定焦组带来的那一点逆光纯净、呼吸效应小、焦外如奶油般化开……当然,如果你在保证内容的情况下,全程用定焦组拍摄把画面提升到极致,他们也是非常高兴的,但是,不会给你加一分钱。
以上,可能情况和你们不尽相同,仅供参考。 在这里统一感谢各位老师的建议,谢谢各位了,非常感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