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级视频器材的十年历程及未来趋势的一点浅见
本帖最后由 x-time 于 2017-9-9 06:38 编辑最近的大混战好热闹哦,看到有人说m43才刚刚出现没多久,也对也不对,m43其实也有不少年了,前身是3/4系统,几乎跟apsc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只是一直不温不火,干脆不跟你竞争了,直至出现GH4才彻底火了,未来的趋势谁也说不清,时不时就会出来一个搅局者。想当年的梦想是有一台sonyf717,
这机子是有多火啊,当年就是人间大炮啊,据说还能红外透视。后来还摸到过几回真的是好机子,但接触了单反后这机子也就那回事了。
第一个接触的单反是nikon的D40,画质杠杠的,一直很喜欢它的画面,
通透锐利色彩好,很有好感,可惜后来嘛单反都换成了cmos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0633796&di=fbeb17047e36ddad2f32a459377b796c&imgtype=0&src=http%3A%2F%2Fa0.att.hudong.com%2F50%2F04%2F01300000336597125522046355244.jpg
当年视频还是vx2000e 190p的天下,还有松下180B、佳能的XL系列(感谢quang4uang的提醒)当年爬的最多的是兴业论坛,摄像机的好多事当年就是通过它跟杂志了解的,还不时会有新机的评测
现在居然还存在着 http://www.hengyou.com/bbs/ 这论坛很早了,记得02 03年的时候就看到它了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0744889&di=fe75fc38366e660670f46e44054a4df8&imgtype=0&src=http%3A%2F%2Fsy.qdbhu.edu.cn%2Fzx8%2Fupload%2F20131119222.jpghttp://forum.xitek.com/upload/484/48475/48475_1060049070.jpg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4915140787&di=13841654742c1c9d2f8727eb3969b64a&imgtype=0&src=http%3A%2F%2Fprod.ebayimages.npsstore.com.s3.amazonaws.com%2F389b85cca2c9bf6482ab7926925c8b2e.jpg
当然如果还有人记得松下的M3500 M9000的另当别论(这个奠定了只有大机子才是专业机的固有概念,才会有那么多小机套大壳的玩意出现,而且那时是有门槛的你一定要买张视频压缩采集卡,几千大洋起步,好的卡自带特技渲染,当然要配合软件当年premiere还是5.0,现在的版本号premiere pro都11了 premiere7是premiere pro1.0所以dv出现了嘛,你只要有电脑外加一张百来块的1394就可搞定,门槛瞬间降)。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4920270231&di=e9aed25bdc5086d26b409afd0b69bd6c&imgtype=0&src=http%3A%2F%2Fimg3.fengniao.com%2Fforum%2Fsecpics%2F5%2F167%2F193263.jpg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0817324&di=656cd748bb74b56a83fce760260daa2c&imgtype=0&src=http%3A%2F%2Fwww.cnnb.com.cn%2Fpic%2F0%2F00%2F56%2F73%2F567389_087888.jpg
6.0界面只能找到6了 这熟悉的小男孩哈
http://www.xz7.com/up/2016-11/2016117162842653750.jpg
http://hrtsea.com/wp-content/uploads/2017/04/Adobe-Premiere-Pro-CC-01.jpg
还有人拿190拍过电影呢,那年头流行dv短片,俺学生时代还有还有首mv被推到过某视频网站首页。当然那时候RED正式出道,从此胶片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后来各种小高清杀入了大江南北,分辨率翻番,体验了什么叫细腻,什么VCD DVD质量滚一边去,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0870772&di=b620368318c98d36dec6436f6ddc5113&imgtype=0&src=http%3A%2F%2Fimg.zol-img.com%2Fzol_shop%2Fmerchant_goods_contents%2F28%2Fmerchant_55230%2Fcc%2Fd7%2F5f%2Fimg_20120909105020_b47290880f7f19c57e24e76f9acb5f1323782743918.jpg
当时还有个小插曲,新机子到了都不会导入,导了好一段时才发现这玩意错了http://www.filmaker.cn//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9.png,倒进去的只是sd标清(sony的逆天逻辑跟菜单)。后来嘛大家都熟悉的5d横空出世,真是惊为天人啊,1920前所未有的震撼画质,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1028256&di=f26d702b0e75647bd8c8303628948238&imgtype=0&src=http%3A%2F%2Fimgsrc.baidu.com%2Fbaike%2Fpic%2Fitem%2F1c950a7b02087bf43ac690cff3d3572c11dfcfea.jpg
只是感觉怎么跟ccd的机子比怎么不透亮呢,整个调调都是黑不溜秋的,不过画质确实牛逼。某天偶尔看到个通过调节参数将5d设置成类似于电影的调调的方法,奉若神明,太牛了,要的就是这感觉,当时哪知道log啊。
http://cs.vmovier.com/Uploads/post/2014-03-25/53315a917e789.JPG
【电影自习室】单反拍片指导-如何拍出电影感
再过了几年突然杀入个bmcc哇塞,不得了,5d的宽容度可调性就是个渣,从此认识了视频raw,自此坚定了机子没有raw的就是渣渣,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4639360&di=4c2ddda45d4fe5cda90818a7602158fd&imgtype=jpg&er=1&src=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product%2F5592%2F559287%2Fxj_bmcc_ef_5.jpg
不过鉴于raw文件占用空间太大,一般不会用这货。
后来慢慢的sony又开始炒出了4k概念,也没几年貌似是13年的东东,当年sony才下放了第一台买得起的机子ax1e,但这玩意就是一玩具,镜头实在太渣,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1735518&di=0d2e179e2b461459d720f390904c3520&imgtype=0&src=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product%2F5528%2F552895%2Fslj_sony_FDR-AX_01.jpg
那年佳能c100 c300还只支持fullHD。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1796172&di=28f8fb221da1cad1b50b27af82c1e176&imgtype=0&src=http%3A%2F%2Fi2.sinaimg.cn%2FIT%2Fcr%2F2012%2F1128%2F3879002105.jpg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1838838&di=531ebf834c629b20157e74a834c475b4&imgtype=0&src=http%3A%2F%2Fwww.dpxhp.com%2FUploadFile%2Fnews_title%2F2014631648318782.jpg
当然同期还有个f55 bmd的bmcc 4k 再上去就不用讲了,那些只能看看,f55还是当年舌二的御用机,比第一季的f3,fs100好太多,还有蔡司加持,画面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1892742&di=f1ec1e4c6e466535ab5ff5b89d3c3aa1&imgtype=0&src=http%3A%2F%2Fwww.gd365.com.cn%2Fexpo_upload%2Fnew%2F20142121035353174167.jpg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1920569&di=cfbca0545303eedbe8813a6bdaaff71f&imgtype=0&src=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product%2F4930%2F493094%2FDV_sony_PMW-F3_1_m2.jpg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1949887&di=a9870d30ed929f2fc481782ddd134e0f&imgtype=0&src=http%3A%2F%2Fs7.sinaimg.cn%2Fmiddle%2F4aafb40dg768099023fc6%26690
5d当道时sony还实验过 vg30 vg900等vg系列机子,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2007537&di=959af639427e6046b9e32abf39697653&imgtype=0&src=http%3A%2F%2Fimg3.fengniao.com%2Fforum%2Fsecpics%2F193%2F192%2F7718294.jpg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2041600&di=bdf5289785bc9f2637035398e23b5ae5&imgtype=0&src=http%3A%2F%2Fwww.avi.com.tw%2Fhd_handycam%2Fhd-handycam-sony%2Fhd-hadycam-sony-images%2Fsony-nex-vg900%2Fsony-nex-vg900-2.jpg
还有个实惠的机子貌似也是专门给第三世界弄的ea50 东西还行没火,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4586797&di=ad87822d31fbe1e3c9466d2da91fad73&imgtype=jpg&er=1&src=http%3A%2F%2Fimg1.cache.netease.com%2Fcatchpic%2FD%2FD6%2FD6404647A67CCD1D7A2779C4DD5287B8.jpeg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2092056&di=fc52c5c71048f693d5d39d4d47bb49f7&imgtype=0&src=http%3A%2F%2Fi4.mercrt.fd.zol-img.com.cn%2Fg4%2FM07%2F03%2F00%2FCg-4WVO4nUiIB8hDAAMDMYV_UGUAAPTxAL8JAUAAwNJ304.jpg
不过去年的那个nx100倒是个良心机,妥妥的业务机,还有个fs700升格神器。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2133068&di=c9bc862c759dffe4a9531d2593e9eb1d&imgtype=0&src=http%3A%2F%2Fimage20.it168.com%2F201508_0x0%2F2294%2F924a4495c9bb3027.JPG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2229519&di=1dd57871c8e5d32996aa00febebaeb2f&imgtype=0&src=http%3A%2F%2Fimg00.hc360.com%2Fhunjia%2F201204%2F201204011620011218.jpg
哈哈,再下来就是国造啦,就是老拖更。
http://www.kinefinity.com/wp-content/uploads/2016/11/2016_sh_kinetour_p3.jpg
http://www.kinefinity.com/wp-content/uploads/2016/09/terra_kit1.jpg
哦 同时佳能还出了个超级黑科技70d神器啊,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2278521&di=2be3293b59cc3e164c37016a20b52e6a&imgtype=0&src=http%3A%2F%2Fimg2.fengniao.com%2Fproduct%2F124_500x2000%2F182%2FceWdr36FGzwY.jpg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2305621&di=b2f9730173e3e050207d6a2473210f42&imgtype=0&src=http%3A%2F%2Fi1.sinaimg.cn%2FIT%2Fcr%2F2014%2F0208%2F1973053994.jpg
从此真的可以抛弃摄像机了,自动对焦已达实用阶段了。后面嘛sony自从收购了美能达之后,单反翻身无望祭起了无反大旗,后来终于搞出视频神器a7,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6/0A/ChMkJlgYNAyIL_jRAA27LBxsq5kAAXXmgOesLgADbtE743.jpg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6/0A/ChMkJ1gYNDqIVJ7yAA_EAFPPPU0AAXXmwKMXDUAD8QY040.jpg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6/0A/ChMkJlgYNB-IDxuOABFm5Loo3tUAAXXmwGOEcEAEWb8304.jpg
还专门搞了个小法兰距e口,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2540799&di=e75e287552afcf855a2495477736b14f&imgtype=0&src=http%3A%2F%2Fimage14-c.poco.cn%2Fmypoco%2Fmyphoto%2F20130407%2F17%2F6640029420130407172606038.jpg
或许是鉴于自家镜头保有量太少,让你买回家可以转接现有镜头。同时还有fs7也问世了,再后来fs5,从此就有了sony大法好,吸粉无数。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2603151&di=0a564cbba666256e7ed6e927f22a1908&imgtype=0&src=http%3A%2F%2Fimg.fuji.com.tw%2Fjup%2F3UP20161110221171.jpg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2623368&di=7ccc663665007416dee31830457a11db&imgtype=0&src=http%3A%2F%2Fimg.fuji.com.tw%2Fjup%2F3UP201611314251814.jpg
14年gh4正式亮相,因为可以通过破解解锁新能力gh2/gh3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在使用了,最近还看到一个现在老外用GH2拍的视频(感谢ChongZ提醒),gh4让4k再一次普及,跟索大法一样,倆日广电系大佬又重出江湖。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2684176&di=4df0bfca8c045e7150f8bcc16706732e&imgtype=jpg&src=http%3A%2F%2Fimg3.imgtn.bdimg.com%2Fit%2Fu%3D518358886%2C4086119183%26fm%3D214%26gp%3D0.jpg
当然还有位大佬牙膏厂凭着c100 c300也冲击了中端市场。
黑马BMD几乎复制了小米模式,也大举杀入,搅得是市场天翻地覆。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3992785338&di=3866e300ab901eb6abbe7f8a0617e37b&imgtype=0&src=http%3A%2F%2F77fkxu.com1.z0.glb.clouddn.com%2F20150429%2F1430302590_88743.png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4587543&di=830a961ae1c4668fba2fb6288d49d6b6&imgtype=jpg&er=1&src=http%3A%2F%2Fwww.csavs.com%2Fupload%2Fimages%2F2014%2F3%2F1195743118.png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4587565&di=cdc3af701792a840857a5d0c665a5eaa&imgtype=jpg&er=1&src=http%3A%2F%2Fw3.fuji.com.tw%2Fjpg8%2Fblackmagicpocketcinemacameraangle.jpg
https://www.blackmagicdesign.com/images/products/blackmagicmicrocinemacamera/main/easy-settings.jpg?_v=1460999812
https://www.blackmagicdesign.com/images/products/blackmagicursaminipro/main/customizable-md.jpg?_v=1488336980
所以未来谁也说不准,仅仅才十年时间就已恍若隔世。
个人感觉就目前的情况看,会出现两极分化,随着这几年积攒的小工作室业务的不断深入,专职摄影机会越来越普及,现在的相机兼顾摄影机会慢慢成为玩票性质的爱好者群体使用的机子或备用机。
鉴于高端镜头不断的升级覆盖画幅,高端摄影机或许会慢慢打破s35的制式,冲击更高的画幅。
随着低端的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厂商会推出廉价电影摄影机,会有越来越多的bmpcc,国造似乎既准s35 太辣4k后也会有这样的s16廉价机子计划。
反正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你想要啥,或许明天就会出啥,你想要单反立马降到万元下,你想要飞机,大疆来了,你想要电影机又没钱,bmpcc3500白菜价来了,你想要稳定又不要费脑子三轴来了,你嫌电脑太重,pad手机都可以剪了。这时代太美好了!
本帖最后由 x-time 于 2017-8-31 02:27 编辑
哦 不好意思 富士x-t2是aps-c的^22^ 说得太好了,目前来说机器已不再是问题,问题是人脑和创意。
破解的gh1,gh2时代怎么没了。。。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7-8-29 08:55 编辑
机器不是问题吗?很多人还在用单反/微单做着自己的电影梦,实际就是一个字——穷,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手里没有SONY F系列或佳能C系列或其它牌子的专业型号拜托别大谈电影技术了,你能拍清楚能形成故事就不错了,在消费级产品上试图追赶好莱坞效果纯粹是自不量力。
吾度视觉 发表于 2017-8-29 01:15
说得太好了,目前来说机器已不再是问题,问题是人脑和创意。
然而并不是。
机器问题是不大。
但是穷还是个重大的问题。没钱 怎么统一置景的配色调性?没钱,怎么租灯?怎么架设从窗口打灯?怎么租发电车外景供电?没钱怎么把场地包下来,让场地安静保证录音质量?没钱,怎么去棚里拟音混录?没钱,怎么安排演员提前背剧本排练? 本帖最后由 newnewboy 于 2017-8-29 12:34 编辑
xierui117 发表于 2017-8-29 11:56
然而并不是。
机器问题是不大。
但是穷还是个重大的问题。没钱 怎么统一置景的配色调性?没钱,怎么租 ...
去看看人家豆瓣高分剧《毛骗》是怎么拍的吧,都是一群穷学生搞的,李洪绸就是用破设备起家的。器材是什么?从来不是雪中送炭,最多只算是锦上添花。没有创意,给你最好的设备和人员资金拍出来也是一堆shit没人看,有创意,一部手机也能拍大片。
马利克·本德杰鲁导演《寻找小糖人》就部分使用了iPhone拍摄,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
肖恩·贝克导演《橘色》是第一部全部使用 iPhone 拍摄并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展出的电影。
韩国导演朴赞郁导演的短片《波澜万丈》拍摄过程调动了80人的摄影组,用10天时间全程用两台iPhone4拍摄完成。于2011年1月27日在韩国上映,获得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金熊奖。
敢去和这些导演说吗:哎呀,你这个底太小了都是噪点,哎呀,你这个画面过曝了,哎呀,你这些设备太寒酸了。。。。
唯器材决定论的人,建议你还去报名去那些老年摄影团合适,那里都是半吊子的装逼货正好谈的欢,闲时拿个炮筒拍拍花草多快活 ^13^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29 12:30
去看看人家豆瓣高分剧《毛骗》是怎么拍的吧,都是一群穷学生搞的,李洪绸就是用破设备起家的。器材是什么 ...
你为什么不用iPhone拍? 本帖最后由 xierui117 于 2017-8-29 12:48 编辑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29 12:30
去看看人家豆瓣高分剧《毛骗》是怎么拍的吧,都是一群穷学生搞的,李洪绸就是用破设备起家的。器材是什么 ...
李洪绸 新片也不咋好啊。毛骗 我也觉得不咋好啊。。。高分又怎样。毛骗 粗糙我可以理解,新片粗糙则证明了有投资了,技术还是跟不上。。。好可悲
中邪 不错。
粗糙的制作环境,只能针对少数题材才是合适的。
接近于现实的常规题材,是需要较大成本配套视听效果才是符合题材要求的。
韩国导演朴赞郁导演的短片《波澜万丈》拍摄过程调动了80人的摄影组。人工多少成本?
你要聊 先锋影像探索,看看 戈达尔《再见语言》吧,聊真正的创意您还聊传统故事片,太陋咯
本帖最后由 x-time 于 2017-8-29 13:10 编辑
xierui117 发表于 2017-8-29 12:43
李洪绸 新片也不咋好啊。毛骗 我也觉得不咋好啊。。。高分又怎样。毛骗 粗糙我可以理解,新片粗糙则证明 ...
当年《大学生同居的那些事儿》人气真的很高,后来也一直是优酷收入榜前列
你说起毛骗我倒想到了《我的太阳》后来有了《逆转流星》再后来又了《爱情公寓》男主一直是展博,哦不对是那个教授^13^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的太阳是个dv剧,主创不断的成长,终于有了让我们开心的爱情公寓,人很关键
xierui117 发表于 2017-8-29 11:56
然而并不是。
机器问题是不大。
但是穷还是个重大的问题。没钱 怎么统一置景的配色调性?没钱,怎么租 ...
没钱什么效果都没有。再好的机器拍出来也是纪录片画风。没有服化道灯光一切都是枉然。 小苏 发表于 2017-8-29 13:13
没钱什么效果都没有。再好的机器拍出来也是纪录片画风。没有服化道灯光一切都是枉然。
好纪录片也挺花钱的额。
国内的好纪录片,好在题材,技术、视听语言的运用确实差一截。
不过近几年,清华大学 的社社团,清影 的人技术跟上来了,声音设计 真心专业范。不过现在为了赚钱,做主流的 故宫修文物 了。清华人 还是有点文化,有点追求。 本帖最后由 newnewboy 于 2017-8-29 13:51 编辑
xierui117 发表于 2017-8-29 12:43
李洪绸 新片也不咋好啊。毛骗 我也觉得不咋好啊。。。高分又怎样。毛骗 粗糙我可以理解,新片粗糙则证明 ...
你觉得李洪绸不咋地,请问你这么厉害有什么高作啊? 您能拍部点击率达到《毛骗》十分之一的作品吗?算了,再说少点,李洪绸当年依靠《毛骗》优酷点击率的分成月入大约10万,你能拍一部点击收入超过5000元的视频吗?
现在论坛风气怎么了,都是一群嘴炮大师,说得自己好像很厉害了就差点拿奥斯卡。。。其实就是个路人甲 本帖最后由 xierui117 于 2017-8-29 14:00 编辑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29 13: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觉得李洪绸不咋地,请问你这么厉害有什么高作啊? 您能拍部点击率达到《毛骗》十分之一的作品吗?算了 ...
越是文盲,就越喜欢搞这种绑架。呵呵
言论自由,是天赋人权。您没资格让别人闭嘴。
您去别的影视评论网站,一个个差评观众这么回复吧。
哎呦,别人赚点钱,您就觉得牛上天咯。您的评价标准是什么,除了名利以外,没标准是吧。呵呵
我太明白文盲的标准了,不就是绑架站队,没思想主见。既然这样还聊啥创意。 xierui117 发表于 2017-8-29 13:53
越是文盲,就越喜欢搞这种绑架。呵呵
言论自由,是天赋人权。您没资格让别人闭嘴。
您去别的影视评论网站 ...
你哪个眼睛看到我限制你自由了? 我怎么敢让你闭嘴^01^ 你随意装逼胡扯放炮请随意, 既然放炮了还怕被人将军呀? ^13^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29 13: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哪个眼睛看到我限制你自由了? 我怎么敢让你闭嘴 你随意装逼胡扯放炮请随意, 既然放炮了还怕被人 ...
楼里自然有明白人,讨论问题的。很高兴
ChongZ 发表于 2017-8-29 07: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破解的gh1,gh2时代怎么没了。。。
这只是我个人的直观感受,因为是从模拟-dv-单反一路上来的,对对焦挺在意的,70d一出立马入手,好几年了没发现啥大毛病,就是画幅系数跟莫尔纹以及宽容度不太爽。也有一段时间做的是摄影,所以微单不怎么关注,因此是浅见,谁有其他的可以补充嘛。微单一直不熟,先前只知道gh4可以长录,电池待机也超长。a7倒拿过几回,印象不怎么好。
x-time 发表于 2017-8-29 14:14
这只是我个人的直观感受,因为是从模拟-dv-单反一路上来的,对对焦挺在意的,70d一出立马入手,好几年了 ...
70d可是当年的视频神机 ^24^ 大爱《毛骗》,看过好几遍,《杀不死》也还不错 当年5d2用的也贼爽了 导致婚礼拍摄价格水涨船高 顾客更注重画质和技术 不单纯是录像作用
本帖最后由 弗茵 于 2017-8-29 16:47 编辑
我觉得在器材区 发什么“片子好坏主要看人”、“主要看想法”这种言论是很不合理的,
不要讲大道理,大道理大家都懂,灯光打好了 手机也能出大片谁不知道?
这是默认值,默认值不需要反复强调。
器材区就是讨论器材的,参数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大家摊在台面上讨论呗,
硬要扯贾樟柯、李洪绸的话 建议去隔壁原创作品区去聊吧。
真心要聊iphone拍片 就用iphone拍一个,然后发出来,
分享一下设备使用经验,技巧,这才是器材区应该有的讨论。
弗茵 发表于 2017-8-29 16:37
我觉得在器材区 发什么“片子好坏主要看人”、“主要看想法”这种言论是很不合理的,
不要讲大道理,大道 ...
灯光打好了 手机也能出大片谁不知道?确实有很多人不知道。
另外一个问题是,美术 灯光 太差,ARRI也能出烂片。太多项目,给机器镜头预算(arri + up),但是挤压 美术 和 灯光 的预算。
二者现在 美术 、调色,配色,已经成为玄学讨论了。实际上它也是个一点点干的实际技术。
比方说 一个活泼的角色 进到 一个沉闷的环境 的戏。配色设计成最通俗的,环境 冷调低饱和 和 角色服装高饱和明黄的配色设计。那就得尽量找 墙纸 和 主要家具 是低饱和的 场地,再把里面高饱和的物件尽可能换掉,选高饱和明黄的服装。
美术、灯光 做好了,并不是一甩钱一句话就解决的。也是一点点控制出来的。 讲到一定阶段,肯定会有人拿出XXX拿XXXX也能拍出片子来啊!
博尔特赤脚都跑的比你快,是不是准备证明鞋子没有用?
要是我说博尔特不穿鞋跑的也不算快,马上就要反驳有本事你去和他比比啊。我说的不算快是和穿鞋的运动员比,是和穿鞋的博尔特比。
这本身就是一个逻辑错误,确实是有XXX拿XXX也拍片,人家那是玩,或者实验性的,都以为那些上院线的导演穷到只能用单反微单拍片?当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清楚的看到,这个业内普遍都是用XXX机器XXX镜头在拍片。
我那个观点还是坚持,器材不代表水平高低,肯定有高水平的拿低端器材拍,但是不能说用的器材越差水平越高!越好的团队用越好的器材这是这个行业普遍现象。所以说与时俱进是必须的。
小K老师 发表于 2017-8-29 20: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讲到一定阶段,肯定会有人拿出XXX拿XXXX也能拍出片子来啊!
博尔特赤脚都跑的比你快,是不是准备证明鞋子 ...
因为整体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所以越来越多的团队去尝试更高层次设备,后来者继续填补那原来部分的空白,所以人家定位于什么档次,这款产品始终是这个档次,很少会有以下犯上的例子,有也是上层有了更牛逼的选择。但有时候有些试验性的的功能可能会在低端上先尝试,如佳能的双像素自动对焦,成功了才会推广。如果你一直都不上升,只能说明你还在原地踏步
x-time 发表于 2017-8-29 20:54
因为整体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所以越来越多的团队去尝试更高层次设备,后来者继续填补那原来部分的空白,所 ...
从当年的磁带到数字标清到高清,摄像机到单反再到微单再回到摄像机,技术进步都是一直没有停过。每个阶段我都是亲历者。这个行业正在越来越规范发展,当然有人说自己现在拿单反拍几十万的活,这种极端的情况不能说没有,但是已经不是现在的主流,更不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这个行业正朝着细分化,层次化,合理化发展。可能从业者越来越多,门槛看似是低了,但是实际上市场需要的高端产品,低端的人是做不好的,偶尔骗到一笔两笔也总归不是长久。就好比单反,90年代单反玩的人很少,拍照很赚钱,现在人人可以买单反,但是商业摄影的圈子并没有说越来越大。那个条条框框还是在的,不代表你有个相机你能拍照就是摄影师了。同理拍视频也一样。单反微单的视频现在这么普及会玩的人肯定是越来越多,这个行业未来的门槛不会变低反而更高。 疯哥 发表于 2017-8-29 08: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机器不是问题吗?很多人还在用单反/微单做着自己的电影梦,实际就是一个字——穷,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如果 ...
这个我十分赞同
小K老师 发表于 2017-8-29 21:19
从当年的磁带到数字标清到高清,摄像机到单反再到微单再回到摄像机,技术进步都是一直没有停过。每个阶段 ...
对,这个确实存在。我说的只是进入的硬性条件变低了,软性条件还是存在的,即使你入行了也会力不从心,所以就会想着提高,等你有了提高了,你就会发现手中的机子一不能满足你的需求,你想接好一点的的单子只能相应的提高的软硬件水平,慢慢的你也就成了主流中的一员,那些原地踏步的自然会有相当一部分被淘汰 其实如果你有大的单子,租或者买设备都不是问题,如果你没有单子,依靠设备来接单的可能还不如依靠关系来接单了再做,你可以边做边学,网络给了您太多可能的教学,您如果充满热情的去尝试,去练习,去演练,你的各种机会一定会有的。 小K老师 发表于 2017-8-29 21:19
从当年的磁带到数字标清到高清,摄像机到单反再到微单再回到摄像机,技术进步都是一直没有停过。每个阶段 ...
很有同感,拿单反和微单拍视频的越来越多了,市场的进入门槛也低了。网络视频的兴起,激活了各类影视创作,也带起了众多影视团队的兴起。走院线也好,走网络也好,都是按市场的需求来分工作业的。单反和微单视频的普及,激活繁荣了网络视频的创作和热情,如按院线标准来要求网络视频,那肯定死掉一大片。各有各的领域,各有各的需求,不同的器材有不同用途,才让更多的人有希望能实现心中的“电影梦”。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29 12:30
去看看人家豆瓣高分剧《毛骗》是怎么拍的吧,都是一群穷学生搞的,李洪绸就是用破设备起家的。器材是什么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