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10:48

GH5使用MB 0.64环 4K 10bit素材分享(疯哥快把脸凑上来)

本帖最后由 三镜小生 于 2017-7-13 10:53 编辑

GH5电影动态范围模式直出,使用MB 0.64环
第一条镜头是otus55,第二条镜头是otus85。
其实根本不用担心什么小底景深的问题,请看视频那虚化多漂亮。
关于转接后的画质,我个人觉得并没有太大影响,只要不要用太差的镜头,你们可以看看第二条视频的边缘画质,墙上的字。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8mJcbo 密码: ysph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h75Ck4 密码: ewhy



乱拍一气 发表于 2017-7-13 11:19

我从楼主和疯哥互怼的帖子中学到不少知识。^13^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11:30

乱拍一气 发表于 2017-7-13 11:19
我从楼主和疯哥互怼的帖子中学到不少知识。

疯哥的脸有肉感,打起来啪啪啪的响,很过瘾

雪狼湖 发表于 2017-7-13 11:46

终于在你们争论过程中入了GH5^01^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12:42

雪狼湖 发表于 2017-7-13 11:46
终于在你们争论过程中入了GH5

哈哈我也是在疯哥和其他人的争论中入的GH5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12:50

毋容置疑,更多人入了A7S2/R2和A6500,有几个人愿意像你们那样费力不讨好呢?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12:53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12:50
毋容置疑,更多人入了A7S2/R2和A6500,有几个人愿意像你们那样费力不讨好呢?

视频素材已发出,没有发现哪里费力,更没发现哪里不讨好,唯一发现的是GH5画质秒A7S2,你就继续卖你的二手Sony吧。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12:57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7-7-13 13:00 编辑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12:53
视频素材已发出,没有发现哪里费力,更没发现哪里不讨好,唯一发现的是GH5画质秒A7S2,你就继续卖你的二 ...
对你来说画质=美颜吧,专业的精准对你没有意义。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12:59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12:57
对你来说画质=美颜相机吧。

已经很多人在你和其他人的争论中购买了GH5,我是其中之一。哈哈哈,你知道为什么吗?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13:02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12:59
已经很多人在你和其他人的争论中购买了GH5,我是其中之一。哈哈哈,你知道为什么吗?

很多人?大概你对多少的定义与常人不同。松下看来能靠GH5翻身喽。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13:03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13:02
很多人?大概你对多少的定义与常人不同。松下看来能靠GH5翻身喽。

你可以一边凉快去了,今天打脸手累了,改天继续。

乱拍一气 发表于 2017-7-13 13:21

看了楼主的素材,色彩锐度都不错,可惜的是我的显示器只有1080p,没法看的更细致。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13:45

拖进达芬奇看100%

乱拍一气 发表于 2017-7-13 13:55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13:45
拖进达芬奇看100%

看见了妹子鼻子上的毛孔。^13^

sfc0000 发表于 2017-7-13 14:50

其实我个人最喜欢gh系列的原因是 果冻小,其实很多片子 不可避免要移动镜头

在真实的素材面前
疯哥终于无话可说了
其实行业内的人 看原素材还是能看出点门道的,坐等疯哥改变思路来撕逼,

lc2982775 发表于 2017-7-13 14:57

iso用的多少啊,这画质相当不错啊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15:09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7-7-13 15:12 编辑

sfc0000 发表于 2017-7-13 14: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我个人最喜欢gh系列的原因是 果冻小,其实很多片子 不可避免要移动镜头

在真实的素材面前


担心果冻上A6500,果冻只比GH5大一丢丢,不过宽容度和高感都是完胜的,关键还是接近S35的底,不用搞减焦环这种玩意,关键的关键是价格还便宜。说不好关键还是不关键的是自动追焦性能也是完胜。Slog口碑也是强于Vlog的。

至于10bit色深,这个级别用户都开始玩大幅度调色和抠像了吗?

弗茵 发表于 2017-7-13 15:53

本帖最后由 弗茵 于 2017-7-13 16:38 编辑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15:09
担心果冻上A6500,果冻只比GH5大一丢丢,不过宽容度和高感都是完胜的,关键还是接近S35的底,不用搞减 ...
6300/6500也可以上减焦环,一上就成全幅视角了(当然要视频AF还是原厂)。我觉得这种对比没有任何意义,一个M43的机器搞个减焦环叫板aps-c,相当于提升规格了,要减焦,大家都能减。
说难听点A7S2你硬要做一个减焦转中画幅镜头也是可以的。底子在那里摆着,比这种东西没有意义。(我用6300+减焦环+定焦,弱光下我都敢开S-LOG。)

如果不算减焦环,那么SONY的对焦的确是比GH5要好的,6300/6500就不必说了……A7S2在弱光对焦时表现很强,EV-4不是吹的。

至于10bit 422 的确是好的,但是也没有好到说没有就会死……GH4外录不就是10bit 422么,都出了这么久了,也没见什么很大的反响,GH5一出大家都变得莫名其妙的兴奋……我个人不太理解

至于调色,我个人是后期转前期,从最早的5D3到URAS之类的摄影机,其实现在随着软件的升级,采样的差距导致后期调色效果有差异,这个情况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当然,采样越好,当然也是好的)。
既然都是进后期,8bit 10bit我有信心说,一个好的调色师,会让你看不出两者的区别,至少我自己在做商业项目的时候,BMD的机器和SONY的机器混用(牵涉到二级选区),出来的画面也没人看的出区别,时间长了可能我自己都分不出哪个画面是哪个机器拍的了。

(个人觉得采样最大的提升在于失误率和后期宽容度,比如10bit 422的采样,你拍黄昏后 天刚黑的画面,你后期可以硬调成中午,用来匹配其他镜头;或者摄影师欠曝,过曝的情况10bit 422也有更好的挽回余地。而8bit 420这种情况下,效果相比较而言就会差。)

GH5的确是个好机器,没必要神话,也没必要打压
(我觉得好也不是因为10bit 422这种原因,主要是一些功能的确不错,比如焦点切换之类的)。
自己爱用什么就用什么吧,你让索粉用GH5不太可能,同样的道理,松下用户也有理由继续坚守。

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是,画幅越变越大这个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不是个人能够阻止的。


乱拍一气 发表于 2017-7-13 17:59

10bit 422这个东西我还是觉得有必要,不然那么多买录机难道都是为了raw视频么?gh5 开头下放4k 10bit 422是个好事情,说不定一年之后所有的新机机都有4k 10bit了。^02^

菠萝先森 发表于 2017-7-13 18:01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15:09
担心果冻上A6500,果冻只比GH5大一丢丢,不过宽容度和高感都是完胜的,关键还是接近S35的底,不用搞减 ...

啥啥啥?10bit 422没用?不用调色玩直出?那就更没有索尼的事了啊。 楼主的素材就是直出的,也请你来个觉得画质能超过这两条的A7S2素材,别光嘴巴放屁,现在看到你的头像就辣眼睛。

sfc0000 发表于 2017-7-13 19:33

其实10 bit 422 挺有用的,很多人的思维是 那是高端片子才用到的,
其实不然啊,很多低成本的片子,成本低灯光方面的预算也少,曝光没完全准确,或者控制成本场工之类的也少,拍摄小失误在所难免,,10bit反而能有更大的挽救余地,,对了相比8bit 后期的耐操性,一个后期调色高手在如此糟糕的情况下还能出好片(至少色彩好)

这也就是为啥高端机器都在比raw的原因啊,,不是傻 是确实有用。。。。傻逼一定会说 raw文件太大了 8bit 420好 (超级无脑有没有)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19:54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7-7-13 20:06 编辑

sfc0000 发表于 2017-7-13 19:33
其实10 bit 422 挺有用的,很多人的思维是 那是高端片子才用到的,
其实不然啊,很多低成本的片子,成本低 ...
错误,那是规格档的思维,不是大众思维,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最短的板决定了水位,当传感器和光学通路档次不够高,给你RAW也白费,因为那只能增加长板的长度,无法弥补短板。10bit不会增加任何宽容度,只是增加细腻程度,如果你前期拍烂了就真的烂了,神仙也救不回来。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19:59

菠萝先森 发表于 2017-7-13 18:01
啥啥啥?10bit 422没用?不用调色玩直出?那就更没有索尼的事了啊。 楼主的素材就是直出的,也请你来个觉 ...

你不瞎吧,那素材里暗部噪点哗哗的,还好意思谈画质?乖乖地打灯吧,就别跟大法家硬扛了。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20:15

本帖最后由 三镜小生 于 2017-7-13 20:16 编辑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19:59
你不瞎吧,那素材里暗部噪点哗哗的,还好意思谈画质?乖乖地打灯吧,就别跟大法家硬扛了。

无可救药了。你倒是发呀,6500、A7s2暗部看看有多干净。据我所知Alexa低照度噪点好像比这还大,然后结论是alexa画质很烂?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20:22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7-7-13 20:25 编辑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20:15
无可救药了。你倒是发呀,6500、A7s2暗部看看有多干净。据我所知Alexa低照度噪点好像比这还大,然后结 ...
原来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啊,你都用了1.4的镜头了还这样,用普通镜头就完了。我们大法不跟你比这个,因为这么比算欺负你,CMOS面积在那里摆着,数倍的进光量,道理浅显得正常人都明白。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20:40

本帖最后由 三镜小生 于 2017-7-13 20:46 编辑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20:22
原来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啊,你都用了1.4的镜头了还这样,用普通镜头就完了。我们大法不跟你比这个,因为这 ...

我并没有全开,大概也就2.8,我还上了ND压光。看来你只会嘴巴放屁了。另外我帮你扫一下盲,Cmos面积再大,光圈值是多少还是多少,单位面积进光量相同,同样光照和光圈值下,全画幅并不会比C幅更"亮"。多读书少装逼。这张照片是昨天片场拍的,1.2的天芬ND挂着呢。

未孵化的蛋 发表于 2017-7-13 21:52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20:40
我并没有全开,大概也就2.8,我还上了ND压光。看来你只会嘴巴放屁了。另外我帮你扫一下盲,Cmos面积再 ...

你这个说法不对吧,等效光圈还是存在的。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22:15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7-7-13 23:35 编辑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20:40
我并没有全开,大概也就2.8,我还上了ND压光。看来你只会嘴巴放屁了。另外我帮你扫一下盲,Cmos面积再 ...
亮度一样是因为数码相机感光度的定义是延续了传统胶卷的习惯,无论多大面积的CMOS都通过调整电路增益模拟成相同的感光度,统一感光度数值能便于摄影师理解曝光量。由于增益不同就衍生出信噪比不同,详见下面我的回答。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22:43

本帖最后由 三镜小生 于 2017-7-13 22:46 编辑

未孵化的蛋 发表于 2017-7-13 21:52
你这个说法不对吧,等效光圈还是存在的。

等效光圈泛指景深效果,但这个说法也并不严谨。我们再说回进光量,全画幅2.8等效C画幅1.8吗?当然不,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把一张全画幅拍的照片裁剪成C幅,照片会变暗或变亮吗?

疯哥 发表于 2017-7-13 23:04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7-7-13 23:46 编辑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7-13 22:43
等效光圈泛指景深效果,但这个说法也并不严谨。我们再说回进光量,全画幅2.8等效C画幅1.8吗?当然不, ...
照片本身没变亮是因为你的信息量也少了,你这个比喻不恰当。

假设镜头和机身是一样的,只有CMOS尺寸不一样,同样进光量要保证最终亮度相同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电路增益(放大倍数)不同,小CMOS比大CMOS所需增益(放大倍数)高,由于放大过程会同时放大CMOS本底噪声,所以相对于光线来说小CMOS比大CMOS的光电转换信噪比差,如果进光量减少但还要维持同样亮度需要进一步增加感光度(增益),这会让信噪比进一步恶化,最终小CMOS比大CMOS更快达到可用瓶颈。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GH5使用MB 0.64环 4K 10bit素材分享(疯哥快把脸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