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退半影 发表于 2016-12-30 12:24

【原创】布光基础学-美术篇 (上)

来自【千翼文化】湖北影视工业实验室

前言:友扎实美术基础的人,学摄影,学布灯等等,都比很多没有美术基础的人要觉悟高,走得更远。

本篇文章,以一个“美学”思维,带你走进更专业,更彻底,更强大的布光学习,我们只是引导你如何去思考,如果去探索,教你布光的原理,没有人规定灯光必须一定要怎么打,美学的本质是:在【美】的前提下,你爱怎么打,就怎么打,只要合理。

1.素描关系

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素描5调子”,你的眼睛判断不出一张图的”素描层次“,那么如果你是做摄影的,和布光的,基本上你的眼睛等于是半个睁眼瞎,因为这是很基本的【美术基础】,是你判断一副画面的理论基础。

层次?明暗灰,反光投影,很多时候说的是就是“素描关系”。

【脸太平,没有体积感】,我们只要听到这句话,稍微有点美术常识的人,都能判断出:这是素描关系问题。

【前后空间感不够】 这也是素描关系问题。

“素描关系”决定了一幅图的最本质的质感,体积感,空间感。

可以很肯定的说:摄影学,布光学都是围绕“美术理论”展开,而【素描】和【色彩】的美术理论是这些学科最基本的理论支撑,一切都是围绕【素描】和【色彩】理论衍生和展开的。

那么你可能会问我:如果不懂素描能打好光吗?

那么我很肯定的告诉你:这跟盲人抓瞎没什么区别,一味的依赖经验,缺乏理论支撑,这样的发展没有后劲,属于乱撞型的,也许你努力十年,最后发现,有的学美术的,有美术天赋的人,接触你的行业,不到一年,甚至几个月就把你给超了,不是不可能,因为【美术素养】是这个行业的本质,所谓的【天赋】就体现在这里。

我们教大家一个训练眼里的方法:

1.去大量的看画,看摄影图片,去分析素描关系。
(别指望,我们能让你一步登天,我们只教“方法”,教你最本质的知识,学不学的会,还得看人。)

2.做完以上练习之后,再开始分析灯光位置。
(我们通过分析投影的位置,可以大概判断出主灯的位置,也就是说,打光其实很简单,通常三种光:主光,轮廓光(如果是侧面斜打,为了凸显体积,那么他就是“侧光”,目的是为了【素描关系】里面的“体积感”,还有“补光”,补光就是“哪里需要补哪里,”就像软件不是一体的,需要打补丁“,一个主光,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就有了补光,各种补光,而所谓的技巧,无非就是这些灯的组合,其实也谈不上技巧,因为本质原理其实很简单,说白了,还是美术基础是本质。)

【素描关系】决定了画面最基本的关系,而【色彩关系】与素描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2.色彩关系
色彩有冷暖对比,调色调色,调的是颜色,后期可以改变颜色,但是”后期是很难改变素描关系“的.
所以“调色”叫“调色”,不叫“调素描”。
如果调色不能解决你的画面问题,那么你得反思,或者擦亮眼睛看看:是不是素描关系出了问题?

(你可以在网上找到关于【素描基础】的很多文章,这里就不多说了)

3.关于“打光的思维”。
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网络短片,因为灯光不够亮,所以人物质感打得不够通透,很多是由于成本造成的。
4K及以上的灯,确实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甚至租都不一定租得起。
其实很多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他们把光打得很过,然后缩小机器的光圈,这样由于整个环境都被光给笼罩了,曝光非常充足,他们通过缩小光圈来控制曝光,锐度就会有相应提升。
(而条件欠佳的业余剧组,灯光不够亮,或者更本不打灯,把光圈拼命的加大,最后光圈就算加大了,在环境照不到光的地方,大白天都能拍出噪点来)
所以在条件准许的前提下,有一种正确的打光方式是:把场景打得偏曝,缩光圈,这样能得到很优良的画质。
要知道,机器的感光能力其实是很差的,它不像人的眼睛那么敏感,所以机器需要更多光,很多人都说BMD和RED吃光,这个“吃光”就是需要更“亮”的光,把场景和人物现场打曝一点,然后通过监视器来缩光圈,不然画面就会偏暗,不够通透。


4.灯光的种类

我们很傻瓜式的理解,只有两种灯,只有两种光:柔光和硬光

(但通常”柔“和”硬“都是相互配合的,如果把”硬“理解为”刚“也是可以的,所以不难发现其实很多补光的实际运用中是"柔中带刚”灯与灯之间是相互配合的)

【什么是柔光?什么是硬光?请自己动手,打开百度,看看图片,自己对比,这么简单的事,我们就不多说了,如果柔光和硬光的对比图放在你面前,你还看不出柔和硬,那么这是眼力问题,等把眼力训练好,再考虑打光的学习】

柔光和硬光,其实都没有谁好谁坏,很多拍杂志摄影的,为了追求那种夸张的硬度,采用硬光,画面锐得吓人,有的拍糖水片,或者拍什么的,来个柔光,时不时拍出一点如梦似幻的效果,有的人有柔光拍妹子,拍出柔情和梦幻的“柔”,用硬光照射反派,或者拳击手之类的,彰显硬汉的“肌肉”的硬度。

我个人给身边朋友建议和测试的一些思维是这样的(没有图,我们实验室的图片一般不对外公开)

”柔中代刚“的方法:柔光打美女,硬光斜照头发或者硬光调节亮度之后斜着照一部分。
(这样的效果通常是头发显得很硬,头发丝也有硬度,人物“柔中带刚”,画面不失锐度,也不失柔情,这种理念非常符合古人“柔中带刚“的这种说法,实际效果也非常不错)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又不然,这种方式用在”中景“和”特写“非常好用,固定镜头非常棒。



核心思维:布光就是关于【素描关系】和【色彩关系】的美术方法,以此为原理去实现你的创作需要。

(会玩灯的人,可能是搬运工,那不一定能有资格称为“灯光师”,就好像,你去剧组搬了几年的摄影机,擦了几年的镜头,连起码的素描和色彩基础都不知道,能叫“摄影师”吗?)

主光源:主光源有时候是为了模拟太阳光给环境和人物一个主要光照,确实有一些发烧友,用“单灯”来打光。

辅光:不管你是叫他轮廓光,辅助光,或者侧光也好,它目的很多时候是为了增强体积感,或者增强质感和空间感等等。

补光:补光就是哪里需要补哪里,灯与灯之间很多时候是交错的,而且很多时候是带倾斜角的交错,有时候是反光板补眼神光,有时候是小灯补头发等等。有时候低成本剧组经常出现头发没细节的情况,这个时候不妨试一试用小灯近距离的给头发来一个补光,但是需要根据主光和环境带一点倾斜角,要兼顾人物的体积感和质感,不能喧宾夺主。(如果主光光源足够强,其实很多时候不用额外补,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


*利用自然光

在灯光条件有限的时候,我们不妨多利用一下自然光,比如让演员靠近门和靠窗一点,靠近有光的地方,利用自然光来形成一个”光位”。

自然光不仅可以作为主光,辅助光,甚至也可以作为点缀,比如房间的台灯,比如电脑的显示器,比如手机的屏幕,各种能发光的物体,在合理的情况下,都可以让他们为我们所用。

本贴结束语:

在拍摄室内靠窗镜头,很多人很容易把室外拍曝,这是因为光圈调得太大。

正确方法应该是:缩小光圈,让监视器足以看到窗外或者门外,这个时候室内会显得过暗,甚至出现噪点,那么怎么解决呢?只有一个办法:室内需要打光了,室内需要更强的光。

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同时看到室内环境,和窗外。

*有关布光的疑问,可以站内留言或者私信,我们不是卖灯的,不要问我们该买什么灯。
如果你非要问,我们统一回答:毫无疑问,有钱肯定买越贵越好的镝灯。
那没钱怎么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那我能做的只是给穷拍的朋友推荐一些发烧友的国外视频,比如这个: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5760242/如何更好的利用自然光

http://www.vmovier.com/46754?from=index_banner好莱坞布光教程










xierui117 发表于 2016-12-30 13:18

谁说后期调色不能调整明暗关系?您干过吗?

awangs 发表于 2016-12-30 13:55

xierui117 发表于 2016-12-30 13:18
谁说后期调色不能调整明暗关系?您干过吗?

我又忍不住吐槽了。。。。。
楼主以前的片子完全是城乡结合那种感觉的 毫无美学和灯光技巧可言
怎么突然变身“灯光”“美术”的指导者了

Seven、 发表于 2016-12-30 15:55

突然感觉学美术还有一定的优势了^09^

l34491 发表于 2016-12-30 19:27

调色的本质是调光,有光才有色
调色本身也是一种合成
不仅是明暗关系,结构关系也是有改动的空间的

springlab 发表于 2016-12-30 21:07

支持!岁末好贴

青椒土豆丝 发表于 2017-1-3 09:44

这篇文章对光的诠释太偏执了!那么多灯爷!几个会素描的!这个行业需要7分天赋3分努力!有时候现场经验比理论更好使!

落叶知秋 发表于 2017-1-11 19:18

个人认为艺术是相通的,每个部门长多少都了解点各部门的知识,尤其是主创部门,一部好作品少不了大家的共同努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布光基础学-美术篇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