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的,没人会去纠结到底是2.39 2.35 2.40中的哪一个,严格按照DCI标准走的话,应该都是2.39:1,但是 ...
哈哈,《我不是潘金莲》不知道算是什么画幅……^13^ 本帖最后由 吃瓜群众 于 2017-10-22 00:51 编辑
电弧 发表于 2017-10-21 11:35
“没人去真正纠结这个比例是否正确,事实上电影也并不全是1920X800(2.39:1),也有1920X816(2.35:1), ...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不懂的人当中,也有你”
OK,我再次简单阐明我的观点:不管是透明遮罩还是用插件实现,
总而言之,弄个黑框的目的就是模拟电影宽屏的感觉而已,比例正确与否这都不是个事儿,也没人会去纠结这个问题。
说完了,我不认为这里面有什么复杂和高深的东西。
说了半天,您也没摆出来到底还有什么不简单的?
说句您不爱听的,这种故弄玄虚的套路我挺不屑的
要真有什么就直接说,不想说就别发什么教程。
FoxSchumacher 发表于 2017-10-21 14:19
确实是的,没人会去纠结到底是2.39 2.35 2.40中的哪一个,严格按照DCI标准走的话,应该都是2.39:1,但是 ...
“确实是的,没人会去纠结到底是2.39 2.35 2.40中的哪一个,严格按照DCI标准走的话,应该都是2.39:1,但是到BD和HDTV输出的时候就全乱了,电脑上随便看了几个有1920X800 802 804 808 甚至还有798的……但是……816的我还真没找到。”
==>呵呵,确实很混乱。如果不指出来,对方错一辈子,都不知错在哪里;如果指出来,对方会跟你辩个没完没了,要陪上一堆口水来解释。写这个贴子的目的,就是拨乱反正,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记住1920x816这个数字就够了。
2.35的画幅现在还有没有?有,主要是低成本电影。
如果是2K拍摄,2K制作(包括但不限于),宽幅一定采用数字电影的标准2.39。
如果采用2K以下制作,1920x1080是一道分水岭,宽幅会采用2.35,面向小县城的低端放映设备。
本帖最后由 电弧 于 2017-10-22 01:40 编辑
很多人会用PS弄张带透明通道的遮罩图片,盖上去了事。为什么不推荐这种做法?
看过我二楼的教程,你就知道为什么。这是实打实的干货、硬货。
懂得用Letterbox的人,少之又少。
无论你做HD、2K、4K的宽幅,它能自适应,你的遮罩图片能自适应?想都别想。
电弧 发表于 2017-10-22 01:35
很多人会用PS弄张带透明通道的遮罩图片,盖上去了事。为什么不推荐这种做法?
看过我二楼的教程,你就知道 ...
从实际操作中看,其实我更加不希望它能自动适应。
框是固定的,但是我画面重新构图就是灵活的,
尤其是用4K素材来剪HD规格的片子。 将臣婚礼电影 发表于 2016-12-1 1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伪方法
只想请教拍摄的时候如何实现2.39:1
变形宽荧幕镜头。。。
用宽变镜头拍宣传片的我发现插不上话了^22^ motostar 发表于 2017-10-22 16: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用宽变镜头拍宣传片的我发现插不上话了
重在交流。。。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7-10-21 04: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请教一下,还有什么高深理论在里边?我看完了你写的教程,没看到什么更新鲜的干货。
你若不嫌麻烦,我 ...
IMDB是电影评论网站,不是电影技术网站。你那张IMDB的截图,有个技术参数是错误的。
1.90:1是2K/4K的全幅尺寸,不是IMAX的尺寸。IMAX的画幅比为1.43:1。
IMAX是通过DMR专利技术,将1.90转制成1.43。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7-10-21 05: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位仁兄正解。的确变形镜头拍出来的画面感觉更有临场感,但是,绝大多数观众不在乎你用什么镜头,他们也 ...
哈哈,是的,和整体投资预算有关系。当项目投资很大时,才有必要去想办法提升这种视觉体验。
A德 发表于 2017-10-16 23: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至于,变形宽银幕,普通小投资电影,就不用考虑了,前期的变形宽银幕镜头成本和后期的制作流程成本都比普通 ...
能买得起变形宽银幕镜头,那当然最好。问题是:买不起咋办? 要考虑到现实: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那个条件。
三七比赛,很多宽银幕作品,都不是用变形宽银幕镜头拍出来的,这就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买得起奔驰、宝马,谁愿意去开吉利、宝来?不差钱有不差钱的玩法,没钱有没钱的玩法。
3楼说:“没什么卵用”,6楼说“伪方法”。其实3楼的网友,他自已的参赛作品也用裁切、用普通镜头!只许自己裁切,不许别人裁切,岂不是双重标准?
网络视频,网络电影,大多是低成本,预算十分有限。玩不起变形镜头,又想做成宽银幕,就只能裁切,满足自己的心愿。
A德 发表于 2017-12-18 2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是的,和整体投资预算有关系。当项目投资很大时,才有必要去想办法提升这种视觉体验。
HD视频发布到网上,原则上,做成任意分辨率都可以,没人管你。
若想上院线,母带需要通过技术审查,HD视频想模拟宽银幕,做成1920x816的宽幅(没有黑边),才符合技术规范。
标准的院线电影在网络上发行播出,2K/4K的宽幅会统一做成HD格式的宽幅(即上下有黑边,中间画面为1920x816,采用2.35的比例)。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7-10-22 0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不懂的人当中,也有你”
OK,我再次简单阐明我的观点:不管是透明遮罩还是用插件 ...
你到现在,还没明白“自适应”是什么意思?
你根本不看我的教程,就来争论,简直对牛弹琴。
据我观察,网络上很多所谓的宽银幕作品,随机抽查,十有六七,它的尺寸都是错误的,不符合规范。
所以有没有人告诉我, 现在电影最常见、最主流的分辨率是哪个?1920*X?还是4096×X?还是?谢谢 首先你要分清楚 变形拉伸和遮罩的区别;变形模式最终是像素拉伸的到的结果;而上面说的信箱模式也好,遮幅也好;都是遮罩;遮罩能够改变你的构图;并不是说完完全全只是为了能模拟宽画幅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我做视频的时候更喜欢16:9 ;上2.35或者2.39比例的片子除非有两种情况下;第一种,我需要二次构图,第二种,甲方爸爸需要装逼。还有,信箱模式就是遮罩,和你用PS做个遮罩层没毛线区别;不管你素材多大,至少ps分辨率和视频分辨率相同,那就不会有比例变化问题。画幅并不是要求一直不变的;又开始扯预算,用2.35这个画面比例又tm扯上什么预算了?你到底明不明白裁剪的作用,只是为了装个逼吗? 这个帖子挺久的了;我也觉得挺逗你能把一个遮罩说的这么高大上。弄半天自己都没搞明白啥情况吧。 本帖最后由 电弧 于 2018-7-10 06:38 编辑
huojinchuang 发表于 2018-7-5 14:05
所以有没有人告诉我, 现在电影最常见、最主流的分辨率是哪个?1920*X?还是4096×X?还是?谢谢
其实前面的贴子讲过,你没认真看,我再详细作答。
院线发行:
一、2K是主流,4K尚未普及。关于4K,拍摄设备已普及,后期制作也不难做到,影院放映端尚未普及。
二、宽幅是主流。输出2048x858(宽幅)或 1998x1080(遮幅)就对了。至于选宽幅还是遮幅,看导演的个人喜好及影片的需要。
通常,商业片大多选宽幅,文艺逼格较浓、文艺范儿较足,导演会选遮幅,主要由导演的意图来决定,不是剪辑师来决定。
网络发行:
HD 1920x1080是目前的主流。
4K(准确术语应该叫UHD 3840x2160),在国内三大网络播放平台(爱奇艺、腾讯、优酷),还有B站,均已支持。片源不是很多,还没有形成气候,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主流。
如果你用4K拍摄,4K制作,可以输出1920x1080,也可以输出3840x2160,自已定夺。
本帖最后由 电弧 于 2018-9-4 03:48 编辑
Alonewordman 发表于 2018-7-6 10:03
首先你要分清楚 变形拉伸和遮罩的区别;变形模式最终是像素拉伸的到的结果;而上面说的信箱模式也好,遮幅 ...
送你两个字:无知。
电弧 发表于 2018-7-6 10:31
其实前面的贴子讲过,你没认真看,我再详细作答。
院线发行:
嗯谢谢 我们做宽幅只用遮罩,上下都是黑边,片子实际还是16:9的,黑边里可以加字幕或logo,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二次构图,次要是为了模仿一点电影的B格,至于什么宽银幕镜头效果从来没考虑过。
疯哥 发表于 2018-7-6 14:41
我们做宽幅只用遮罩,上下都是黑边,片子实际还是16:9的,黑边里可以加字幕或logo,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二次 ...
借你话在说两句。宽荧幕效果最初是为了不浪费35mm胶片设计的;拍摄时候压缩,放映的时候通过投影仪的变形镜头还原,从而得到一个宽幅画面。楼主真的太牛逼了制定了一个标准,遮幅一定要用插件来解决。变形宽荧幕和遮罩这个东西完全是两个方式;1920*1080 制作遮罩裁剪上下之后只有1920*800这么多的像素参与成像,其他全都是黑场。从物理角度来讲,成像效果一致;变形镜头拍摄出的画面会有特殊的画面效果;即使是这样,我们拍电影的时候也不会全都去用变形镜头。不知道楼主是哪里来的拍什么片子都要整变形镜头,如果需要使用变形镜头,就需要整个画面是整个传感器大小(35mm级别是36*24 ) 觉得你用信箱模式裁剪一下就是变形了?很牛逼啊。还有,2.35:1 2.39:1 1.9:1 ,胶片大小,画幅不同这些分辨率也不同,主流的电影级摄像机分辨率比例也基本是16:9或者是4:3的比例。 UncleHua 发表于 2016-12-1 13:23
讲真,你这真的不算什么科普,回去看看邓大的文章,目前并没有任何一块CMOS可以拍出这种比例,都是通过宽荧 ...
HH啪啪啪打脸怎么不回复楼主的回复了 估计是帖子都没仔细看完就急着出来反驳装逼的一类 承认别人很难吗 钢筋无坚不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