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erton 发表于 2011-3-14 11:45

测评不够严谨,同意楼上的设备都是浮云。

gxl 发表于 2011-3-14 13:31

好不容易才找到这里,我的情况跟楼主类似,是先有GH1+14140,又看上了ARRIFLEX BAYONET MOUNT2.3
ZOOM ARRI ,但很多人都说ARRIFLEX BAYONET MOUNT 不能改,请问楼主的10150原先是什么口?难得找到一个GH1+ANGENIEUX 10-150MM,以后要多多请教楼主了。

xingbo 发表于 2011-3-21 00:45

充分体现了一个道理——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电影是一门艺术,器材是创造艺术的工具,技术是设计器材的工具,而科学则是孕育技术的工具。摄影师、工程师、科学家,各司其职;应用、开发、研究,缺一不可。

毅斋 发表于 2011-3-25 16:53

它是用来表现世界的,而不是用来记录世界的……

gouwa007 发表于 2011-10-10 15:18

"松下14-45,F3.5-5.6,光圈小是这个镜头的短板,但光圈小其实也有自己的好处,那就是镜头锐度高。"这个“好处”的说法似乎不能成立吧。

好文章,虽不严谨但很用心,文笔有看头。期待后续~~~ ^01^

刘意 发表于 2011-10-13 20:49

有点意思,只是熟优熟劣,只有自己玩过才知道

fatcathome 发表于 2011-12-19 20:08

^06^路过~

wenhao6212 发表于 2011-10-20 23:12

个人仔细阅读了楼主的文章,第一测试不严谨,在不严谨中过度神话了这只电影镜头...

落伍青年 发表于 2011-10-27 13:51

楼主,给劲,带感。

newbox 发表于 2011-10-27 21:54

楼主理性兼带感性的笔调,注定会成为拍电影不可抹去的一笔。

dtimescwork 发表于 2011-10-27 22:15

不错不错,希望多发点心得

coollamx2 发表于 2011-10-29 05:20

好长 明天看

逸之黑马 发表于 2011-12-19 04:51

表达明晰,文笔流畅,赞!建议配个脚架让镜头稳定下来,再拍测试画面。希望能看到更多兄弟们的心得交流贴。对如此真诚用心的的好贴,嘲讽的点评是有点浅薄了。。。

DVD 发表于 2011-12-22 11:55

西方人的画面感是立体的如油画,东方人的画面感是平面的如国画。所以东西方造出的镜头在表现上有不同,所以才有大量蔡司的粉。

无梦中国 发表于 2011-12-23 19:24

一个是低反差高分辨率,一个是高反差高分辨率,设计时就已确定了其风格。

a_l_n 发表于 2011-12-23 20:11

大路 发表于 2012-5-2 19:20

再看一次,还是佩服楼主的文笔。

无拘束 发表于 2012-5-8 10:25

楼主风采不错!!哈哈

对了我出CP.2和UP 有要的去二手交易去看,全新的,谢啦

朱子可乐 发表于 2012-5-17 13:18

俺的几百元的手动定焦镜头 轻松 pk掉你这些

上帝之猪 发表于 2013-1-8 21:35

多谢分享

梦罗浮 发表于 2013-1-10 12:49


我的松下gh1挂载35年前俄罗斯16毫米电影镜头meteor 17-69 F1.9照片测试献给LZ

http://www.filmaker.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063

朱子可乐 发表于 2013-1-11 12:17

意淫无罪,我也一直研究周迅和李小璐的区别...顺便说一下,我有个一百多的镜头和你安琴的感觉一样,我差点扔了,原来是个宝贝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它不是传说——细说电影镜头和相机镜头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