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qz 发表于 2016-3-12 11:39

数字时代后,一批摄影师放弃这个职业也是有他们的理由的


tan1736 发表于 2016-3-12 13:46

脸部暗部不对,太刻意了,不自然。

tan1736 发表于 2016-3-12 14:36

本帖最后由 tan1736 于 2016-3-12 16:32 编辑

^03^

吃的 发表于 2016-3-12 15:58

标题没看懂是因为调色了就放弃摄影这个职业了?

djqz 发表于 2016-3-12 16:11

吃的 发表于 2016-3-12 15:58
标题没看懂是因为调色了就放弃摄影这个职业了?

因为数字和胶片是没法比,胶片的颜色分层很明显,简单的说,就是自然

djqz 发表于 2016-3-12 16:26

数码的脸暗部硬过度,胶片这边暗部很软很自然。

衣服的冷暖也是,胶片的很自然很舒服

djqz 发表于 2016-3-12 16:33

因为两张差不多,颜色整体偏移是差不多的,看头发和眉毛的色是差不多的,还有场景的一些颜色也是差不多的

天才与白痴 发表于 2016-3-12 21:15

好莱坞还有些导演坚持用胶片拍摄

霜之哀殇 发表于 2016-3-12 21:18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quang4uang 发表于 2016-3-12 22:24

本帖最后由 quang4uang 于 2016-3-12 22:27 编辑

我看还是打光问

BlackRainbow 发表于 2016-3-12 22:41

我作为外行不明白为什么大家总推崇胶片,明明现在的数字摄影机拍出来的效果很棒啊,十多年前电影基本都是胶片拍的,大部分效果都很差

djqz 发表于 2016-3-12 22:53

BlackRainbow 发表于 2016-3-12 22:41
我作为外行不明白为什么大家总推崇胶片,明明现在的数字摄影机拍出来的效果很棒啊,十多年前电影基本都是胶 ...

以前调色分别是日本,韩国,泰国,香港,内地

香港电影是前面四种,大陆电影就是自己调

一部有钱的片,洗胶片很多都会分去外面洗

白金_赵摇 发表于 2016-3-12 23:34

科技是服务社会的!

suka 发表于 2016-3-13 10:50

这事情你找灯光师和制片人去谈。。。

拍摄成本不一样好吧

理想做到现实 发表于 2016-3-13 10:56

BlackRainbow 发表于 2016-3-12 22: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作为外行不明白为什么大家总推崇胶片,明明现在的数字摄影机拍出来的效果很棒啊,十多年前电影基本都是胶 ...

你作为外行不懂,还是观片量太少,谁说以前的胶片拍的都不好?不光现在有很多优秀的都是胶片拍的,之前也有很多胶片拍的非常好的,只是胶片相对于数码来说成本较高。

张晓飞Eric 发表于 2016-3-13 18:37

其实也不至于说,因为从胶片到数字就放弃摄影这个行业吧。。。。

xierui117 发表于 2016-3-13 19:20

理想做到现实 发表于 2016-3-13 1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作为外行不懂,还是观片&# ...

《音乐之声》《阿拉伯的劳伦斯》这些好莱坞胶片巨片,光应该是足的,颗粒还是不小。

荒野猎人有三分之一的拍摄都是使用ARRI新机ALEXA 65,它搭载了数字摄影机历史上最大的一款传感器,CMOS尺寸达54.12×25.59mm,接近65mm电影胶片,并结合ARRI光学系统的哈苏镜头。Lubezki对这些画面细节的表现赞不绝口:“我们也拍摄过一点65mm电影,我非常喜欢Alexa 65,电影爱好者们喜欢颗粒质感,但我一点也不怀念,这种质感就像是透过玻璃看画面,对我来说,从这台相机看到的图像更加清晰自然,我不会在拍摄每部电影时都用它,但它是最完美的一个。”http://107cine.com/m/mstream/72817/,暂时没找到英文原文。

胶片 数字,现在已经不是绝对的谁强了,只是风格不同。

东写西读H 发表于 2016-3-15 12:31

左边的图感官差一些 跟调色师也有很大关系   好的东西需要好的人来用   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数字摄影机器

霹雳狗狗 发表于 2016-3-15 15:39

djqz 发表于 2016-3-12 16:26
数码的脸暗部硬过度,胶片这边暗部很软很自然。

衣服的冷暖也是,胶片的很自然很舒服

和摄影机有关系,你试过阿莱65吗?RED系列是不行阿莱好得多 阿莱的RAW 光打好好得多,65 不亚于胶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字时代后,一批摄影师放弃这个职业也是有他们的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