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2011 发表于 2016-3-9 14:01

关于减焦环的景深疑问

都知道减焦环可以消减系数和增大进光,想知道可以获得更好的景深么?脑子笨,转不过来这个齿,涉及到环要不要买,请同行指教。

bsdsd 发表于 2016-3-9 14:26

光圈变大了,景深就更浅啦

旅行者2011 发表于 2016-3-9 14:26

看来这问题能回答的人不多啊

Aputure爱图仕 发表于 2016-3-9 14:31

是可以的,因为减焦环能够增加进光量,这就意味着:1. 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用更低的ISO拍摄照片,那么照片质量更加精细了。 2. 可以获得更浅的景深,背景虚化效果更好。因为增加进光相当于让镜头的最大光圈更大,比如f1.8 能到f1.2,那么同样的拍摄情况,加了减焦环,相当于换了一个更大光圈的镜头,景深当然更好啦:)

楚有风 发表于 2016-3-9 14:47

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相当于把传感器变大了

旅行者2011 发表于 2016-3-9 14:49

楚有风 发表于 2016-3-9 14: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相当于把传感器变大了

就在等这个理论

旅行者2011 发表于 2016-3-9 14:52

看来最初的猜测是没问题的,我新买了个bmpcc,在考虑买0.58倍率的土豪环,转换下来相当于bmpcc有了类似35毫米电影机的画幅,如果只是视野变大并没有那么多期待,如果同时能拥有35毫米的景深才是值得雀跃的。

乐闻-leo_adam 发表于 2016-3-9 15:15

旅行者2011 发表于 2016-3-9 14:52
看来最初的猜测是没问题的&#65 ...

没错,我现在就把bmpcc当35画幅用,没别的事也不考虑其他机子了

土著 发表于 2016-3-9 18:23

本帖最后由 土著 于 2016-3-9 18:27 编辑

我也有0.58的减焦环,但我认为减焦环加上后只是缩小了镜头已有的成像面积,增光只是相当于凸透镜原理,至于感觉景深变小了,是因为减焦后我们镜头换算不是3而是1.75,这样距离拍摄物体的距离变近了,举个栗子,全幅100转接后等效175拍同样一个物体在屏幕同样的大小,但一个距离5米另一个就得距离7米,因为物距也是影响景深的因素。并不相当于全幅100f2.8变成全幅175f1.7,综上所述,减焦环带来的光圈变大只是单位面积内亮度提升而不影响景深,带来的景深变浅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改变了拍摄时候的物距引起的,浅见

旅行者2011 发表于 2016-3-9 19:50

土著 发表于 2016-3-9 18: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有0.58的减焦环,但我认为减焦环加上后只是缩小了镜头已有的成像面积,增光只是相当于凸透镜原理,至于 ...

改变景深的几大要素:光圈,快门,物距。您说的句句在理,而且举得例子也浅显易懂,十分感谢。

西安艺弘影视 发表于 2016-3-9 22:14

旅行者2011 发表于 2016-3-9 19:50
改变景深的几大要素:光圈&# ...

论坛糊涂虫不少!!!这个正解-我也有0.58的减焦环,但我认为减焦环加上后只是缩小了镜头已有的成像面积,增光只是相当于凸透镜原理,至于感觉景深变小了,是因为减焦后我们镜头换算不是3而是1.75,这样距离拍摄物体的距离变近了,举个栗子,全幅100转接后等效175拍同样一个物体在屏幕同样的大小,但一个距离5米另一个就得距离7米,因为物距也是影响景深的因素。并不相当于全幅100f2.8变成全幅175f1.7,综上所述,减焦环带来的光圈变大只是单位面积内亮度提升而不影响景深,带来的景深变浅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改变了拍摄时候的物距引起的,浅见^24^

西安艺弘影视 发表于 2016-3-9 22:15

旅行者2011 发表于 2016-3-9 19:50
改变景深的几大要素:光圈&# ...

论坛糊涂虫不少9楼正解

主持人小虫 发表于 2016-3-11 14:44

不能改变景深。先了解这个东西的原理,它和增倍镜的技术相反。增倍镜里边是一组凹透镜,作用是将画面的局部放大覆盖CMOS等感光器。因为放大了焦点,投射在CMOS感光元件上单位面积的光强(进光量)就减弱,会使光圈的读数增大。以光圈F2.8的镜头为例,加上1.4倍增倍镜,镜头最大光圈会降到F4。加上2倍增倍镜最大光圈会降到F5.6。
减焦环原理与之相反,就是一组凹透镜。目的是把大面积的画面聚焦在小面积的CMOS感光元件上,有点像太阳光用放大镜聚焦点火柴(所以用减焦镜,就一定要用更大画幅的镜头,APS-C用全画幅镜头,全画幅CMOS就要用120中画幅镜头。)。因为单位面积的光强增加,所以光圈读数也会减小。因为只是画面聚焦了,所以景深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全画幅镜头景深,仅仅是增加了进光量。(当然全画幅和APS-C的景深问题争论了很久,其实是相同构图、相同焦距,拍摄距离长短导致的。如果不懂这个可以去看看资料或者继续问我。)
这东西有不少优点:
优点:1、可以使APS-C 画幅的CMOS“扩充”成类似APS-H的画幅,还达不到单反全画幅。
         2、增加单位面积的进光量,可以省灯。
         3、因为是聚焦画面,所以画面会更锐。(这是因为现在机器普遍是4K或者以下,单位面积的信息量压缩了,机器记录不下来,于是画面就会很锐。这和早期尼康的机器拍出来锐是一个道理。镜头解像力高,CCD或者CMOS像素低,信息记录处理不下来的。当然现在各家拼命地升像素,全都一个样的肉、柔,数码味重。)
当然这东西是双刃剑,有利有弊。
缺点:1、增加了镜头重量,降低了安全稳定。
         2、加了一组镜片,画质理论上会有下降。鉴于现在4K都没普及,可以忽略。
         3、加入一组凸透镜,会使画面桶形畸变增加,越是广角越明显。那么长焦的枕形畸变会不会有所改善呢?(接着往下看4)
         4、长焦时的枕形畸变会被矫正。但是,由于是聚焦,长焦的暗角问题也会进一步突出。焦距超过200mm就会出现让你抓狂的暗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减焦环的景深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