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旋律 发表于 2015-2-15 17:26

《2014南京青奥开幕式幕后纪录片》创作交流——1片头的引爆

先来看看片头与序章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kzMjM3MDE2.html

片头大量的使用了大范围移动延时摄影,所用器材为索尼A5000微单,和很多gopro架设的特殊机位,下面细说。

1先说第一个镜头的想法, 由于整个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的主题是“宇宙”、“未来”、“梦想”,我在设计片头的时候,就设想能够从茫茫的宇宙中一直穿梭到地球,然后再到南京的奥体中心体育场上空。因为是青年的奥运会。在开始,就需要来点题,“探索宇宙”、“奔向未来”,又需要视觉的冲击。于是就找了很多关于星系的ae素材。我的后期包装能力实在是有限,预算不充裕,只能硬着头皮,尽量的做的像那么回事。要是预算充足,我一定会找个顶尖的动画特效师好好做一个星系的镜头,当然了,那直接就是好莱坞标准了。



2地球的俯冲镜头,也是国外的包装达人,利用谷歌地图制作的一个ae模板,只需要输入最终目标建筑的经纬度值,就可以直接生成俯冲镜头了,不过,由于谷歌地图的截取需要使用火狐的一个专用插件,谷歌被屏蔽还需科学上网,由地球全景开始一直到体育场上空共要截取8张卫星图,还真是费了一番周折,明明输入对了坐标值,居然体育场在画面不是正中,于是我就蒙着以个位数一点一点调整了坐标值,最终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此处俯冲时穿过云层处我又手动的制作了画面的抖动,加入风的音效,用来呈现出摩擦大气层的空气阻力效果,一切为了代入感。



3至此,终于从浩瀚的宇宙来到了我们举办青奥开幕式的目的地,紧接着就是非常具有速度感的大范围移动延时摄影(以下简称“大移”)了,由于我的包装特效功力实在很弱,只能使用我们的强项了,那就是实拍的大移画面了。说到大移,还真是适合在这种高度浓缩的快速的激烈的片头使用,本片所有的大移镜头都是由我夫人拍摄的,很厉害的小姑娘,让很多同事都赞叹不已。使用的索尼的A5000微单相机,索尼这个微单很大的一点好处1是外形居家,照片像素2000万绰绰有余,照片素质介于卡片和单反之间,对于1080p也是绰绰有余了,拿取轻便,这对于高强度的纪录片拍摄工作减轻负担非常有效,当时购置价格3000元很有性价比。2就是可以安装拥有索尼微单系统的延时摄影app,可惜国内app市场的延时摄影应用虽然免费,却是阉割版,不能调整曝光,只能自动曝光,专业拍摄大部分时间是要杜绝自动功能的。只能将app市场切换到香港地区,然后x宝购买索尼点卡80港币,和人民币60多元,然后在香港市场注册账户购买下载通过usb安装到相机里。终于可以调整曝光了。



说到大移的拍摄,一般都是单反配合快门线,沿着单位规格的地砖(或者其他的可以制造单位距离的配件),将相机的参考网格线调出,屏幕实时取景,利用参考网格线的交叉点对着主体的某个关键点,就可以挪一下拍一张照片了,国内视频帧率为25帧,那么如果需要得到几秒的画面,需要拍摄的照片都是二到四五百张左右的。

说到我们的实际拍摄,我也是陪着我夫人练习了很久的大移技巧,由于我夫人身材娇小,使用的三脚架也是非常轻便的那种,A5000的翻转屏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样她可以直立身体,将翻转屏调好角度,低头观看就可以了,不用半蹲或者踮脚(佳能60d等可以翻转液晶屏,但是对于女孩太重),这对于几百张至少一个小时的工作量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由于我夫人处女座强迫症比较明显,她可以耐下心来,专注的去拍摄。之前说到了要用延时摄影app,就是设定好10秒左右的快门间隔。体育场里没有地砖,但是有得天独厚的6万把座椅,三脚架的一个腿正好在每个座椅的中间,反正筹备阶段,体育场观众席一个人都没有。所以,这是真正的移动延时摄影,避免了由于调整机位,对点等等造成的时间间隔不一致。但是,需要的是在10秒钟之内做好移动机位,调整,对点一系列工作,然后机械的重复这个动作一个多小时伸直更多。在拍摄后期,夫人的技术更加熟练,可以将快门间隔时间缩短为7秒。这样居家的相机,随着后期场地里工作人员的增多,也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这就是为什么使用微单来拍摄大移的所有考虑。

再附加一句,第二个天文望远镜舞台道具的大移镜头,由于造型不太规则,导致拍摄时找不到一个固定的拍摄点,由于我夫人曾经有过一些美术绘画的练习,她最终是脑补了望远镜圆形镜筒后方的圆心和那条垂直于地面的直径为参照点,完成了这个非常稳定的大移镜头。赞一个!

4 GoPro的使用



接下来的这个镜头,是青奥开幕式难度最高的一个高空表演——《筑梦之塔》110名高空特技演员,悬吊在最高50米的高空进行的立体表演。GoPro就非常适合这样的高空表演取景了,毕竟以我这种恐高重度患者,是没有办法让高空技术组将我吊上高空拍摄的,也避免了很多的意外的附加风险。当初我在设计GoPro的拍摄方式时共有两种,一种是胸带,另一种是头盔,考虑到高空演员在空中被威亚悬吊,如果不小心威亚丝缠到头盔上,有极小的几率会导致头盔的下绑带锁住演员的喉咙造成窒息危险,我果断的采用了胸带方案。但是若是论拍摄的表现力来说,我认为头盔会更好,毕竟演员的头是可以扭动的,会带来更多的角度,而胸带是固定不动的,演员在空中不可能来回的扭动身体帮我拍摄,但是基于职业道德和大局为重,我不可能因为我的拍摄效果而为整个开幕式带来任何一点闪失。编导组和技术组的同志们非常配合我,我也尽量没有给他们带来麻烦,特别是那个白天的镜头,那天是在外场地排练的第一次审查,现场演职人员众多,有好几千人。我跟着总导演驱车前往,总导演一到,没有五分钟就开始了表演,我得在这五分钟之内迅速让编导组长为我找到合适的人选,哪个高度的演员,我手里还拿着我的摄像机,迅速给演员绑好胸带后,直接打开录制键,简单交代演员不到动机器,演员直接就归队,马上音乐就响起,演员就去栓威亚丝了。然后我立刻拿起我的摄像机开始拍摄地面的机位。此处还有另外一位摄像兄弟已经在高台上开始拍摄远景了。就这样,一次绝无仅有的外场地排练汇报演出就拥有了三个机位。

在片头制作时,我选取了这个高空演员翻转的镜头,直接硬剪到演出现场,事先为演员绑好的机位上,形成了以翻转动作为剪辑点的时空转换。gopro的原装电池可以实现将近一个半小时的续航,在现场演出演员从上场到下场共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所以,这半个小时,gopro都是处于录制状态的。这是需要提前计算好的拍摄。

5 关于片头的转场效果,我大量的使用了动态模糊转场,这个转场设计的非常具有冲击力,非常适合在片头转换镜头。另外,我在片头转场和镜头缩放时配上了大量的音效,以增加代入感。

这三个人是海上丝绸之路,大船航海的颠簸表演,在选取这个镜头时,由于表现力不强,我也是加入了动态模糊的效果,虽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但形式感会很强烈,片头么^01^



接下来是几个gopro架设在固定装置上的特殊角度,五环相套翻转的浑天仪表演舞台,海上丝绸之路演员扛起的大船下方支撑杆上,还有全景的灯光操控组后方的画面。所有的画面我都经过了加快,形成延时效果(全景那个本身就是延时镜头,只不过被我配合音乐做了加快和缩放)



接下来gopro被绑在这个地面演员的身上,这里我将一个跳跃的镜头和一个翻滚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连贯的动作,跟高空那个剪辑手法一样。还是依旧在展示青奥开幕式排练的镜头和速度感冲击力。

-------------------------------------------------------------------------------------------
下一楼继续


光影旋律 发表于 2015-2-15 17:26

本帖最后由 光影旋律 于 2015-2-15 18:31 编辑

下一个镜头,由于夫人在拍摄大移时,演员们并没有随着她的机位移动到左边来,她就只好原路返回机位,这个地方在剪辑的时候,本来就选取一个方向移动就可以了,但我大胆的尝试了保留完整的镜头,正好此时音乐达到了中间的一段小高潮,我采用了一个地震的转场效果来配合音乐的节拍。紧接着,音乐的节奏慢了下来,我立刻选取了三个,我称之为喘气的镜头——两个日出一个虚拟镜头(虚拟镜头是在电视转播时,在直播画面上加入的合成影像,素材我是跟虚拟影像组的同志们索取的)



7 此处的万花筒镜头,其实是高空筑梦之塔表演的空中顶视角,和地面正下方视角。空中顶视角的拍摄,当时空中技术组为了解决110人同时在空中表演,设计了一个铝合金大圆盘,一个大吊车吊着这个大圆盘。这个段落,我会在以后的帖子里细说。这里简单先说一下,也是使用gopro在大圆盘没有上到高空之前的地面时,就绑在了大圆盘上开机拍摄。最后中央台在转播的时候,我也帮助他们安置了这个机位。很有冲击力。下方的镜头就都会拍了,当时很多的媒体无论是照相的摄像的都会在彩排的时候,地上横七竖八的躺了好多人。



8 说说音乐吧,片头的音乐是极其讲究的,如果选不好,那将是很灾难的事情。青奥会,年轻人的事,音乐要明快,要很cool,主题又是宇宙、未来等等,音乐还得有点未来感,数字感。片头么,音乐还要非常激动人心,特别是在后面一直到结束,音乐还得来点气势,宏大一些!毕竟这也是国际的大型活动么,又是习大大上任的第一次国家级大型活动。音乐中间还得给观众喘息,不然不是我风格。而音乐的风格,调式前后还得必须要高度的一致,这么多限定条件出来,能够满足这些的音乐基本上太难找了,我特别想结识一位在影视作曲上有才华的高人,可惜,目前没有找到,接着找,所以只能在拍摄的时候就没事去音乐库里面找啊找,断断续续找了一个多月才找到一首差不多的,那段音乐有3分多种,片头设计在一分多钟,音乐就只能做一些剪辑了。还好剪音乐这事我常干,我夫人又比我更懂音乐,于是这个一分多钟的版本就被剪的像没有剪过一样完整曲目。

说到这里,音乐开始变得越来越激动人心,剪辑节奏再度加快,我选取了很多开幕式中标志性的表演动作,每个镜头都是在我特别了解开幕式表演精髓的过程中,挑选出来的。

特别是这个轮滑演员和钢琴的镜头,我的gopro头盔终于用上了,仔细看地上的影子。


一个焰火的镜头了,音乐的再次冲向高潮,我选用了一个我夫人在会议室拍摄的旋转大移镜头和一个我蹲在天文望远镜镜筒旁边跟随旋转的镜头再次跟随音乐将情绪往上推。(会议室大移我居然也出镜了)



然后就到了点燃主火炬塔的镜头,这个点火的过程,说来单一,其实我选取了四个角度的镜头来展现这个点火的过程,然后指挥台的强烈欢呼作为又一个引爆点(我又出镜了,最右)。


片头的最后,音乐已经在高处的再度旋律演绎,这里就是一个难度巨大的大范围移动延时摄影镜头了,几乎涵盖了整个开幕式文艺表演的全部,这个大移的拍摄,当时可是相当有意思,由于合成彩排的时候,观众席的观众不少。我夫人要想拍完全场,她一个小姑娘肯定是不好操作的,由于我当时拍摄别的角度,就临时从导演组调来一个五大三粗的志愿者小伙子,那小伙子,在整个大移的路线上,一路清人,最终移动了一百五十多米,完成了这个镜头,我几乎完整的保留了这个镜头,通过缩放和音效再次来调整这一段镜头的节奏,并在中间加入了类似相机快门曝光的手法将五环展示的这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加入进来,一直到最后片头标题动画出来。


由于最终的大型装置是浑天仪表演舞台,圆的,我在设计标题版动画时也是采用了圆形数字粒子爆炸的效果来最终定版。我夫人根据未来感的主题,设计了片名的字体,五个圆圈,既代表了星座,又代表了奥林匹克的五环,字体偏重数字感。于是,片头就这样完成了。


-----------------------------------------------
下一楼是序篇,那个就比较容易了。

光影旋律 发表于 2015-2-15 17:27

本帖最后由 光影旋律 于 2015-2-15 19:11 编辑

我希望用一个非常具有冲击力的,精彩的片头来吸引住观众。观众在看到这个片头的时候,能够产生看下去的欲望,那么我就实现了一个片头应该有的作用,如果没有实现,我就得接着努力了,呵呵。

整个青奥会纪录片的序篇,就得慢下来实打实的交代这个纪录片的背景了。当然了,序篇的镜头必须很有代表性,摄影上需要非常的考究,我们采用了bmpcc来拍摄这些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的镜头,超高码率的电影机,身材虽小,威力确实不小,序篇的镜头都采用proress最高格式拍摄,常规拍摄时,调成最低的代理格式,便于更久的续航,那个画面也非常有保证,bmpcc成为了后期我夫人的主力机型。



像我们这种穷B剧组,bmpcc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个纪录片对于影像画质上的要求了。我的主力设备是佳能的C100,采用Clog拍摄,续航有很大的保证,一块原厂两块副厂电池,两张32g 60m写入的东芝sd就可以录满6个小时,从来没有丢帧,非常可靠,我当时一天工作量在三个小时左右,足够了。灰片,声音的录制都非常易于提高效率和精准度,最不爽的就是那翻转屏,幸好现在第二代改成侧翻好多了,另一个较为诟病的是码率的低下,影响画质,但是带来的好处就是特别省磁盘空间和易于剪辑。我们另外一位兄弟的设备是索尼的ex280,画质不错,录制时间长,拿出来显得专业,就是一股电视新闻感,后期调色空间几乎没有。序篇的几个正中全景镜头都是ex280的。



说一下解说词吧,这个序章,就是需要把一个总体的情况交代出来,举办的地点,开幕式的内容与作用,举办的意义,点题。这些内容都是为了给观众一个感受,镜头不好看,就会与片头形成落差,事情说的啰嗦,观众就会糊涂,没有深刻的意义,也不会让观众觉得这事如何如何。音乐不能太强,肯定不能强过片头,不然片头就没有了意义,但是音乐也不能没有力量,毕竟到点题呢。最后两个大合影,把幕后团队尽量展示出来,这样能少得罪人。说起来,序篇的设计,需要特别的凝练,又得将所有需要表达的信息表达清楚,最终饱含深味的将第一集标题引出来。进入正片娓娓道来的叙事。

今天就先说这么多吧,坛子里高人多,希望大家能够给予我更多的建议和意见。下一帖,我会根据一些片段,说一说真正的叙事部分我是如何让这些内容像电影叙事一样将其表现出来(我希望能够),希望到时候不会让大家失望,并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各位朋友同行的更多建议。

沉默者之二 发表于 2015-2-15 19:13

赞一个

鹏子影像。 发表于 2015-2-15 23:27

开头的延时很有感觉。码了那么多字,很用心,学习了。

依海依谨 发表于 2015-2-18 20:53

难得一见的好文章,被小编推荐首页了!

chenlin0322 发表于 2015-2-20 02:58

这个很给力的说,感觉好友技术含量的说啊。

孫一凡要很努力 发表于 2015-2-21 00:22

真棒!

回形针 发表于 2015-2-24 16:15

剪辑点找的不错,有土耳其神片的赶脚

→_→__銳__←。 发表于 2015-2-25 21:45

膜拜

暴雨将至 发表于 2015-2-27 13:29

剪辑相当不错

jack890313 发表于 2015-2-28 16:54

器材多变,想法巧妙,南京人为您点赞

抗争的 发表于 2015-3-2 13:15

看到最后LZ吐槽EX280调色空间,我觉得有些夸张了,估计是你朋友没用50M码流,4:2:2编码的那个格式……

夹门 发表于 2015-3-3 16:05

非常震撼,如果能在音效上做做减法就更好了

光影旋律 发表于 2015-3-6 15:35

抗争的 发表于 2015-3-2 13:15
看到最后LZ吐槽EX280调色空间,我觉得有些夸张了,估计是你朋友没用50M码流,4:2:2编码的那个格式……

不是夸张,而是相对bmpcc和c100的clog模式,在speedgrade里面波形图一看ex280的曲线,再一拉就能看出调色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毕竟ex280是专为电视新闻设计的机型,讲究迅速出片,机身已经调整好了一套通用色彩模式。倒是机内设计了可以自行设定的色彩影像模式。拍摄的时候已经将其调整为422的50m。

光影旋律 发表于 2015-3-6 15:40

感谢楼上各位同仁的肯定,努力撰写第二篇创作交流中。

lovetime 发表于 2015-3-12 23:07

貌似做青奥售票那块的宣传片的也是夫妻档^09^

骑士精神 发表于 2015-3-13 15:20

终于可以说话了,注册之后等了好几天^22^这是第一帖
我来帮楼主解答一下关于谷歌地图的问题,目的是——永不被禁
截取的话完全可以直接下载一个Google Earth软件,感觉比火狐插件好用
至于被和谐的问题,完全可以使用修改host文件的方式来解决
百度一下“google hosts 2015,持续更新”
基本上一搜一大堆,使用方式里面有写
完全可以做到不受和谐限制,随时使用



这个地址的一直能用,被和谐的时候可以来看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09/12/8512342_439377948.shtml



光影旋律 发表于 2015-3-14 15:45

骑士精神 发表于 2015-3-13 15:20
终于可以说话了,注册之后等了好几天这是第一帖
我来帮楼主解答一下关于谷歌地图的问题,目的是——永 ...

感谢分享!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以后再做这样的效果,这个方式就会比较便捷了。^2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南京青奥开幕式幕后纪录片》创作交流——1片头的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