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拍摄录音十大注意事项
本帖最后由 春水似年华 于 2014-7-24 09:05 编辑微电影拍摄录音十大注意事项
转自@阿童木
第一、双系统优先,不管摄影机是否能够录音。
当然,声音直接录到摄影机很方便,不需要拍板同步,不需要在后期剪接之前,先对准位置,而且影像档案总会有声音。不会出现找到影片档,找不到声音档。
摄影机当然就是影像捕捉的装置,在声音的性能方面,在过去这么多年,也有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同样长足进步的专业录音设备相比,总是相形见拙。比如24位元解析度、无压缩以及高达96KHz(甚至192KHz)的取样频率,都不是在摄影机上可以看到的。
虽然16位元好像已经足够,不需要24位元的144dB的理论动态范围。的确,播放的16位元是足够了,不过在录制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完全使用到16位元总是很少见的。24位元提供了宽广的空间给拍摄录音的动态范围,让后制不用到处碰壁。另外一个好处:双系统录音,表示不需要拉一堆线到摄影机。摄影师也不用担心不小心搞错了录音的设定。让录音师分担重要的工作,摄影师专心拍摄,这不是很好吗!
第二,专门的Boom操作员,不要忘了他的血汗钱
录音的工作,首先得把麦克风放到最佳位置。拍摄的同步录音,为了让麦克风不要出现在画面中,但是还是要想尽办法让麦克风靠近音源,Boom man是录音成功的第一的关键,麦克风放错了位置,录音师除了乾着急,一点办法也没有,除非自己动手,就成了Boom man了。但是录音师如果还得处理其他的工作,Boom man更应该有专职人员,不但要专职,还得有经验。
我曾经与一些第一次合做的朋友做现场,他们很惊讶我怎么自己去架麦克风?也许习惯一般都是刚入门的人去架麦克风。但是对我来说,麦克风摆错了位置,音控或者录音的技巧,却是一点也无法救。一个好的麦手,好像Boom man还没有中文统称,我来取个麦手好了,麦田捕手的简称?一点也没关係,麦克风操作的那双手,就像是经济学常见的 "一隻看不见的手",对啦,麦手是不能被看见的。他必须懂声音的现象,最好懂声学。也要懂麦克风,也得明白光影的关係,不是麦克风不要出现而已,麦克风与Boom竿的影子也不能出现。他必须像隻灵活的猫,安静无声的行动,不会被电线、轨道绊倒,也不会一头撞上摄影机摇竿或脚架。他也必须像运动健将,长时间高举钓竿好像以前军人练刺枪术一样。 麦手,声音的灵魂人物,只是赚些血汗钱。却是製作预算外经常被遗漏的那一位。
===================
话筒员嘛,常常挨骂,绝对技术活儿
第三、别以为后期制作是神仙!
有声电影已经80多年了,不过同样的错误,却一再重复发生。声音的重要性,永远在影像之后。所以只要画面ok,声音的问题可以交给后期去解决。画面外的汽车发动干扰声,给后期电脑“修掉”。结果得回到录音室,花大量的人力、时间,去做一件在拍摄现场只要再拍一次的工作,所有条件都在,只要没有背景干扰声。
第四、打板与记录
打板声对于无时间码的双系统制作非常重要。拍摄内容不只让摄影机拍摄拍板的纪录,还有将这些内容念出来,录到档案的开头,对于档案管理有很大的帮助。自己剪接很容易,问题是将你的素材交给从未谋面的编辑,要怎样把事情交代清楚呢?
第五、环境音收录
拍摄前一定要收足够环境音,不能有明显的,容易辨识的突发声音。工作人员请安静。如果环境中持续有不能接受的高噪音,拍摄前就要先处理干净。也许来自空调、隔壁乐团现场表演、交通,也许是水声、风声......
无线麦不是救命仙丹
无线是一种神奇的选择,在甚么都已经无线化的时代,似乎无线麦也是理所当然。不过,美国的数位电视广播频道已经让许多无线麦变成废物,空中看不见的无线信号,都会让无线麦的声音变得无法使用。您一定要有准备,万一无线麦不能用怎么办?(现在小型高性能录音机已经够小到比无线腰包机还小,这也许是你可以使用的工具之一)
第七、麦克风的防风与避震
指向性麦克风都怕风,也怕震动。所以,防风避震的设备的是必备,只是防风的设备能少用,就少用。没必要的时候,别装上齐柏林飞船,更别套上毛套。这些东西装的越多,声音就越糟糕。避震架却是最好随时都用,避震只会嫌不够,不会嫌太多。
第八、没有“超高指向麦”这种东西
这么比喻好了,麦克风如果用镜头来比拟,可以选择的只有鱼眼、超广角、小广角。
枪型麦=长镜头? 别傻了,枪型麦顶多只能比喻成小广角。而且声音不像影像一样,可以框取。您要是听到了,那几乎可以确定,麦克风也听到了。 所以,麦克风,就是得比摄影机更靠近,对,你可以再近一点。
第九、没有那种神奇的滤波器,可以把空间反射消除?
神奇的Photoshop,神奇的After Effects。想要找个神奇的音效软件,把不要的空间声音消除?科技这么进步,但是这种东西还不存在!
第十、CSI的戏法就是这个行业的拿来骗观众的,别被骗。
您也是这行业的,难道不知道画面所呈现的,不一定是真的吗。好莱坞的高级制作,那更不能相信了!
好贴分享给大家 很不错的经验分享谢谢 第九条说的混响消除插件其实已经有了,最新iZotope RX加入了这个功能,不过也不是很完美。 marvinhddvd 发表于 2014-7-24 10:02
第九条说的混响消除插件其实已经有了,最新iZotope RX加入了这个功能,不过也不是很完美。
是的呢 只能说最大程度的降低 但还是前期规避比较好。 多谢分享 双系统是啥意识? 科普贴,值得推广^24^ 这是个认识问题,很严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