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看了《舌间2》,不妨说说一些观感不足
既然已经看了《舌间2》,不妨说说一些观感不足:画面太多了,导致有些画面太短了,有时刚想看清楚就一闪而过,画面组合影调一致性有待加强(当然如果是较低成本的拍摄还是可理解的),为了追求大而全,力求思想上的高度和深度,解说词和解说的方式让人感觉连续性不好,情节应该大幅精简,否则象记流水帐一样,犹如一堆碎花布缝了件花被单,看完一个片子,脑子一片空白,根本没记住啥东西。 越来越像春晚了,想融的东西太多,就什么都不像,大杂侩 快餐作品。。 快餐作品。。 为了追求大而全,力求思想上的高度和深度,这说到点子上去了 严重同意楼主的观点 事实上是过于高估自我。
骨子里还是暴发户的思维模式——一旦成功,就忘了自己是谁了。
舌尖1第一集一出来,我就认为必火;舌尖2看完第一集,勉强看了第二集,后面的就没看了。前天和朋友聊天,他的总结是第一季有诚意,就如半夜拉了三五好友,嘻嘻哈哈来到路边馆子,菜虽不精致,酒虽不高贵,但吃的是心情,喝的是气氛,从头至尾酣畅淋漓;而第二季如进了五星级宾馆,那种人情味,那种温馨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以为是的装修设计,看似精雕细琢实为大同小异的菜肴,最后把这顿吃喝就当成了任务完成了。 故乡的异乡客 发表于 2014-5-23 10: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事实上是过于高估自我。
骨子里还是暴发户的思维模式——一旦成功,就忘了自己是谁了。
舌尖1第一集一出来 ...
嗯,这比喻很贴切。原本走的是草根文化(有大众基础),现在要走精英文化(和大众拉开距离了) 说实话,我们不经意的发言和帖子,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片子要是落在咱头上,保不准也整成这样。
相信很多人都做过专题片,被客户否定方案全盘按客户要求拍摄和制作的经历,毕竟客户说了算。
《舌间2》里的很多画面都拍得相当好,这里要赞一个,每个画面都来之不易、每组镜头都付出了坚辛劳动,看得出很多拍摄都冒着生命危险,作为记录中国很多有可能随着时间消失的美食文化,这是件功德无量的行为,基于此,任何负面消极的声音都显得苍白,而不值一提。
我们的讨论也仅局限于学习、交流、提高个人认知上,希望《舌间2》主创集体再接再励,记录更多的中国美食文化,相信再过一个世纪回过头来再看这片子时,你们的名字已经记入史册。
拍片没钱不行,但有时候钱太多也会起副作用! 我感觉比较扣题,毕竟是舌尖上的中国,作者是想透过美食看中国百姓的故事,有些镜头给个比较生硬是真的。 故乡的异乡客 发表于 2014-5-23 10:54
事实上是过于高估自我。
骨子里还是暴发户的思维模式——一旦成功,就忘了自己是谁了。
舌尖1第一集一出 ...
很贴切的比喻!说得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