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国产镜头 求精通光学技术镜头技术的合作伙伴
造国产镜头 求精通光学技术镜头技术的合作伙伴联系QQ:19010466
造单反电影机镜头 技术不低 精密度更要求极致 果然有理想有追求,咱们先拉到一千万风投再说,给我先来个百万底薪 朱子可乐 发表于 2012-9-26 11: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果然有理想有追求,咱们先拉到一千万风投再说,给我先来个百万底薪
一千万连生产设备都勉强吧 话说这个要大多靠自己研发 但是精密加工研磨得进德国货 本帖最后由 zhdgame 于 2012-9-26 22:24 编辑
cawalli 发表于 2012-9-26 12:21 http://www.filmaker.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千万连生产设备都勉强吧 话说这个要大多靠自己研发 但是精密加工研磨得进德国货
不要觉得什么都国外的好 长春光学领域世界领先 长春光机所全是国防大项目
昨天拜访了几个厂子 告知 照相用镜片在光学领域根本算不了什么只是民品 再问能做不?
答:镜片能做但是镜头结构方面需要大量电脑模拟和设计这个需要专业人去弄,而我们对民品没什么兴趣去做。
------------------------------------------------
长春光机所始建于1952年,主要从事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精密机械与仪器的研发生产。60年来,长春光机所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带领下,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多种先进仪器设备,创造了十几项“中国第一”。
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以来,长春光机所在科研领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天宫一号”有效载荷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年科研合同额突破18亿元。
至今,长春光机所已取得1700多项科研成果,获专利授权900余项;组建、援建了10余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单位;有22位在该所工作过的优秀科学家当选为两院院士,并涌现出“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等众多英模人物。
近年来,长春光机所更是秉承“研产学并举”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院地合作的新思路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成为吉林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一块重要技术高地,为吉林省光电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与引领。
长春光机所投资兴建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吉林省光电子领域重要的成果转化基地,科研条件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介绍,园区内现有该所投资的高科技企业9家,总资产4.5亿元,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完)
实验室和量产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
举个例子:中国70年代仿制莱卡m3的著名的红旗相机 有些地方还超过m3 整体水平相当高 最后因为成本太昂贵根本无法进入民用 据说只造了200台配发给新华社用
举国体制下硬造的东西中国很多都是世界水平可是一到民用量产 你懂的 你去找沈阳中一。
还可能靠谱点。
毕竟他们全幅头50 T1.0也要和VG900同时间上市。 长春经济开发区内有一家工厂在做,我联系过他们,价格上没有优势,厂家直出和三阳在淘宝上的价格基本差不多,质量没试过不敢说好不好。 你可以买几只世界名头,拆开仿制,从机械结构到镜片等方面仿制,镜片交给光机所的朋友仿,而镜筒等机械方面的东西给工厂制作不是难事。先从手动电影头下手吧。期待你的产品上市,只要物美价廉我们都会买的^01^ 本帖最后由 popotang 于 2012-9-28 14:33 编辑
一千万造镜头?这点资金肯定不够的。另外你有自己的设计吗?如果延用国外厂家的设计,Planar, Distagon或者Flektogen, Tessar等等,都有专利保护。一千万的投入,能不能研发出一种新的光学结构?答案是几乎不可能。
zhdgame 发表于 2012-9-26 22: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要觉得什么都国外的好 长春光学领域世界领先 长春光机所全是国防大项目
昨天拜访了几个厂子 ...
这些单位吹牛的本事最厉害了。
“镜片能做但是镜头结构方面需要大量电脑模拟和设计这个需要专业人去弄,而我们对民品没什么兴趣去做。”
做不出来(指批量生产)就说没兴趣,撒谎的功夫厉害呀^55^ 本帖最后由 zhdgame 于 2012-9-28 17:45 编辑
zf_gongshang 发表于 2012-9-28 17:21 http://www.filmaker.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些单位吹牛的本事最厉害了。
“镜片能做但是镜头结构方面需要大量电脑模拟和设计这个需要专业人去 ...
那个 我已经找了人(光机所干私活的)设计光学部分 节后开工 千元国产电影镜头敬请期待 本帖最后由 方怀 于 2012-9-29 00:48 编辑
现在找风投你要说一两千万,人家都懒得理你,数额太小。所以真要去找风投,别忘了NB吹大点,要钱要狠点,一个亿起步吧 哈哈哈 去沈阳中一 支持楼主创业。不过我忽发奇想,如果能把一些失败的实验变成产品也可能独辟蹊径啊,如成像变形的、偏色的、各种奇怪效果的,说不定倒能找到商业的蓝海。人家法国那个导演不就喜欢专门往镜头前加上一些特殊的透镜来追求梦幻效果吗。 呵呵,支持楼上的, 一千万应该还开发做不了镜头吧,设备和无尘车间的多大成本了,还不谈研发. 感情上支持 国货当自强~ 这个不懂,纯学习 支持国造 重要是品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