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有意思,单反可以这样不咯
看到群里面在传这张图片,就发上来给大家看看,感觉非常山寨,但新闻机镜头是个很好的手动镜头,可行不?好用不
单反要改装 也就gh了 广播级镜头上单反怎么说都有黑圈吧 就一装B货。 这个可行啊,哈哈 有想过,试成功的上来说下。 挺好看的图! boomji 发表于 2011-12-23 09: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一装B货。
装b不成功,山寨得很,松下gh系列原厂头足够丰富,从超广到超长各焦段都有选择,素质也相当不错,完全没必要转接那些那些乱七八糟的头。 可以等国产S16电影机出来,接接看~ 这样玩会有暗角吧,也不便宜,要好一点的,还是转接索尼蔡司24-70那个镜头吧 掉地上就毁一大笔钱呀,全靠那个环和机身接口的塑料壳子支撑重量 摄像机镜头的成像圈要远小于单反(2/3英寸)起码广角端肯定要有暗角。 楼主真是小白~松下的机器是没有反光镜的微单相机~不叫单反!! burningstar 发表于 2012-1-9 1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真是小白~松下的机器是没有反光镜的微单相机~不叫单反!!
何必那么严肃呢?
多了反光镜画质又不会相对变好,
感觉好像单反就是比单电高一级的感觉,^13^
一般拿单反的也比较有优越感,
大概很多人还不知道有没有反光镜的差别吧。^09^ 这镜头太大了太重了,没必要吧。
既是M4/3接口,为什么不用奥巴 恒定F2系列变焦镜头呢?还有比这更好更合适的镜头吗? 如果是广播级 的标清镜头,效果还不如几百元的DC。 看大家讨论的比较激烈!我发原图吧! 本帖最后由 大路 于 2012-2-14 20:56 编辑
先不论安全性,这种搞法纯属瞎折腾,毫无意义。
这种转接本来是mini35的玩法,用单反头、电影头等大镜头成像到一块磨砂屏,然后套在DV前面,用DV对磨砂屏的画面翻拍,以此获得大镜头的成像效果(主要是景深效果)。这种玩法其实是很损伤画质的。
而现在单反以及43系统的成像面积本来就已经达到了电影机的幅面,直接就可以获得应有的成像效果,这样转接意图是什么?获得DV级的低解析广景深效果?那何不直接用DV拍呢?
mini35系统,是一种非常镇场面的方案,东西组装后扛出来好大的一堆,远比单反套件牛叉,现在的单反套件也是从mini35套件演化而来的。
下面请欣赏几种mini35的系统。
http://www.digiwok.com/kenny/SonyEVF/mini35_panasonic_sysaccesso.gif
++++http://www.cinegear.biz/wp-content/uploads/P+S-Z1P.jpghttp://public.noside.fr/mini35/rig.jpghttp://www.cinegear.biz/wp-content/uploads/210U0215.jpg
纠正一下,刚才没仔细,看错了。
min35的话,相机本身是有镜头的,而这个没有。请教了古狗先生,原来是佳能的IFXS手提式变焦镜头,不过这是广播级摄像机用的,M43可用中长焦,单反就没办法。 意思不大,除了变焦时长度不变,外形虎一点,真不知道还有何优点。当初也曾设想过,但为了画幅一个二倍镜就能把画质降个档次,在光圈上尤其明显,整个数值乘二,光通量变四分之一(由于扩大画幅引起的) 广播级的镜头那成象也太不靠谱了 这种组合挺有创意,还有点喜感,记得过去扛着广播机和一帮垃圾拍着垃圾的片子现在感觉连回忆都是垃圾 黑圈避免不了啊,而且有点糟蹋机身了!^0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