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ota 发表于 2020-8-19 17:29

HLG3几乎就是个“胶片”底子

本帖最后由 son-yota 于 2020-8-24 05:11 编辑

拿我的变形镜头来做一个实验,hlg3拍摄的原片



还原到1.875:1正常比例



增加一些黑色gamma,根据自己的喜好程度



再增加一些胶片颗粒~



最后裁切成2.35:1(cinemascope)尺寸



超级8(2011)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一下胶片的宽容度特质~~~
1,如果你仔细观察所有的好莱坞胶片电影,你会发现,胶片光线不足的部位死黑严重,对于极端高亮发光体或者反光体的宽容度也不行,甚至会留白,除非加ND(比如2019年的好莱坞往事),但是只要过了极端高亮的区域,立刻和s-log3一样表现出超厚的中间灰~~~

异形(1979)



异种(1995)



而hlg3的特质也是如此,极端高亮区域留白,其他区域灰度很高,虽然它看起来也曝,但和低动态范围的那种高对比度数码味并不同~~~



2,再来看下hlg3的弱光特质,对极端高亮物体的宽容度仍然没有s-log3那么强,但是在欠曝的阴影里仍然有很厚的中间灰,而且hlg3的色彩信息保留比s-log3好,颜色鲜艳如胶片,整个弱光的表现可以说和胶片更加接近~~~



好莱坞往事(2019)



3,室内的hlg3,灰度也是十分的大,但是对阳光的反光面这种极端高亮区域的宽容度仍然不行,胶片也是如此~



低俗小说(1994)



4,胶片的肤色和数码的十分不同,就好像回拉了高光一样,中间灰特别重(对当下国内使劲向右曝光把皮肤曝得飒白来说简直是噩梦),所以这是胶片最明显的特征

惊声尖叫3(2000)



我就是从hlg3厚重的肤色表现出的中间灰发现了hlg3可以模拟胶片,当然前提是没有向右曝光,我感觉hlg3的曲线刻意把动态范围都放在皮肤的质感上,也可能是放在中间灰上导致皮肤显得厚实~~~



总结:hlg,hlg1,hlg2,hlg3系列很有可能是在胶片色彩科学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新一代高动态范围直出色,拥有和原生胶片很接近的曲线,把动态范围最多的放在了中间灰,不会自动覆盖极端高亮区域,它的动态范围最大应该在12档(hlg3),不需要或者适当增加黑色gamma,肤色厚实,色彩饱和也宛如胶片。我认为可以作为新一代的照片街拍模式(因为噪点低),还可以作为原生胶片色彩模式,而s-log3更像是一种动态范围改良后的胶片色彩,拓展了动态范围以更好的覆盖高光区域,但牺牲了一些色彩饱和,所以hlg3更接近原生胶片的模拟需求~~~


更多hlg3模拟胶片,只增加了一些胶片颗粒,改变了一些色相










上帝之猪 发表于 2020-8-21 12:35

楼主有心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2:10

本帖最后由 导演很任性 于 2020-8-23 16:40 编辑

....................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2:15

本帖最后由 导演很任性 于 2020-8-23 16:40 编辑

................................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2:20

本帖最后由 导演很任性 于 2020-8-23 16:40 编辑

.........................

son-yota 发表于 2020-8-23 13:46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2:20
胶片里,也分柯达系,富士系,........快胶,慢胶..........还有各种为电影量身打造的定制型号.....
不好说

hlg3是曲线,不是品牌摄影机
恰恰相反,自从有了log这些数字高动态范围的曲线,胶片的特质更容易观察,其实就是中间灰比较丰富~~~
什么是油润???我觉得目前的影像感觉分为硬和软,数字机器硬,胶片软,数字机里大底传感器软,小底传感器硬,低像素的软,高像素的硬,感光好的硬,感光不好的软~~~
所以胶片的感光差,像素颗粒明显,底又大,胶片应该是最软的画质~~~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4:23

本帖最后由 导演很任性 于 2020-8-23 16:41 编辑

son-yota 发表于 2020-8-23 13:46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2:20
胶片里,也分柯达系,富士系,........快胶,慢胶..........还有各 ...
........................................

son-yota 发表于 2020-8-23 15:14

本帖最后由 son-yota 于 2020-8-23 15:15 编辑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4:23
没错啊,柯达,富士,快胶......的曲线特征,不一样的,怎么和一个hlg3比较呢,采样范围太小了啊,对比不够科学 ...
你不用在这里逼我一次放出100部胶片电影的高光有多惨烈,我没有时间,我上面列举的那些例子已经非常典型了,胶片对高亮物体的宽容度不行,你说的胶片“高光好”应该指的是“中间调”而不是高光,所有这些型号的胶片有细微差别,但是基本改变不了胶片的物理感光特质,而传感器是活的,可以自我调控更多的动态范围来采样更多的层次,胶片根本不可能做到,更不用说现在还有双iso来采样合成高动态范围,
另外hlg叫做混合对数gamma,它和log不同,log是线性gamma,层次是自然铺平的,hlg是混合gamma是智能的,它放了更多的层次在中间调上,高光被忽略了,暗部也一般,你应该多用hlg拍一些东西你就知道了~~~

son-yota 发表于 2020-8-23 15:30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2:15
数字的优势在低光,胶片的优势在高光,交集部分可以相近,但无法相同.
用数字机在高光领域和胶片比层次,比油 ...

两部比较新的胶片电影的高光~~~

惊声尖叫3 2011年,它的高光没有曝得那么惨是为什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ND,那个阳光反光面周围都雾化了~~~



好莱坞往事 2019年,这一幕也是全片高光最狠的地方,也有明显的ND雾化效应,说明胶片本身来拍肯定会曝,其实仍然能看出来有一点曝,log3的动态范围可比这个高多了~~~所以请你不要再说胶片的高光好了,说点你有把握的地方~~~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5:37

本帖最后由 导演很任性 于 2020-8-23 16:41 编辑

son-yota 发表于 2020-8-23 15:14
你不用在这里逼我一次放出100部胶片电影的高光有多惨烈,我没有时间,我上面列举的那些例子已经非常典型 ...
...................................................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5:40

本帖最后由 导演很任性 于 2020-8-23 16:04 编辑

son-yota 发表于 2020-8-23 15:14
你不用在这里逼我一次放出100部胶片电影的高光有多惨烈,我没有时间,我上面列举的那些例子已经非常典型 ...
你的逻辑真是有问题,
100个手潮的摄像师使用胶片,高光死白了...能说明什么呢?
有100个胶片高光死白,就会有10000000个数字机高光过爆,而且没有任何纠正余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09^
拍电影,真的那么需要在乎宽容度吗?
太可笑了,
我做为一个导演,在动态的画面中,利用各种手段,巧妙地引导观众的视线,
就是为了让观众只注意我指定的重点,
就行了啊,干嘛还去关注暗部死黑,亮部过爆..

朋友,你被各种产品的宣传广告洗脑了奥.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5:47

son-yota 发表于 2020-8-23 15:30
两部比较新的胶片电影的高光~~~

惊声尖叫3 2011年,它的高光没有曝得那么惨是为什么???明眼人都看 ...

说实话,电影是门艺术,如果把电影变成了一门手艺,那就有点可笑了....
你怎么知道,过爆,雾化不是导演刻意要求的效果呢?

电影的片长很长,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你截取一两帧,有什么意义呢.....
请用30秒作用的高端化妆品广告来比较.......不要糊弄围观群众奥.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5:50

本帖最后由 导演很任性 于 2020-8-23 15:53 编辑

要不,咱们打个赌???
我手又痒痒了,真金白银的,不玩虚的,认赌服输....我刚好又失业了,赚点小钱,养家糊口.
就比,数字机和胶片的高光表现,不比那无聊的各种参数和曲线,就比观众的观感和评价....
请论坛网友当裁判,我去找邓东做主裁判?
^23^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6:10

我真没用过HLG3,但是,对不起,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既然HLG3这么强大,这么牛逼,为什么HLG3不去开创自己的时代呢,
为什么各种曲线参数,要拼命往胶片的成像特点上去靠近呢.........

son-yota 发表于 2020-8-23 18:12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5:40
你的逻辑真是有问题,
100个手潮的摄像师使用胶片,高光死白了...能说明什么呢?
有100个胶片高光死白,就 ...

数字机会曝???slog3除了太阳不能拍,已经没有拍不了的东西了~~~

son-yota 发表于 2020-8-23 18:18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5:47
说实话,电影是门艺术,如果把电影变成了一门手艺,那就有点可笑了....
你怎么知道,过爆,雾化不是导演刻意 ...

你上面刚说不要被产品宣传广告洗脑,然后下面要我拿高端化妆品广告来举例~~~
广告就是打光打得最凶的,80年代的dv都能补光补出15挡动态范围,我们这里说的可是没有任何补光的前提,如果每个电影胶片都是这样,那就不是导演想故意这样做^21^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8:30

son-yota 发表于 2020-8-23 18:18
你上面刚说不要被产品宣传广告洗脑,然后下面要我拿高端化妆品广告来举例~~~
广告就是打光打得最凶的,8 ...

你不是口口声声说HLG3就是胶片底子吗,
有补光,就不敢比了吗?
为了表现出极致的皮肤质感,凭什么不能补光,......没有光,拍什么.

我都坦白了,我没用过HLG3,请问您用过胶片吗,你举例的胶片,全都是"借用的",您可不可以亲自手动胶片一下,
这样的比较,才有说服力,
一个是你HLG3模拟胶片效果,其它都是截电影的图,你就是这么比较吗?那您就太机智了奥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8:33

son-yota 发表于 2020-8-23 18:12
数字机会曝???slog3除了太阳不能拍,已经没有拍不了的东西了~~~

您已经走火入魔,开始接近胡说八道了....
不会过爆,数字机为什么还要内置灰镜

您需要去检查一下了^17^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8:37

son-yota 发表于 2020-8-23 18:12
数字机会曝???slog3除了太阳不能拍,已经没有拍不了的东西了~~~

请比较数字感光芯片和胶片本身.......

而不是拿芯片+ND,和胶片比较,行吗,
鸡贼不是这么耍的....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3 18:48

son-yota 发表于 2020-8-23 18:18
你上面刚说不要被产品宣传广告洗脑,然后下面要我拿高端化妆品广告来举例~~~
广告就是打光打得最凶的,8 ...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在阳光充足的户外,没有补光,胶片照样完胜你HLG3.......
别吹HLG3了,没得比...
不信,你就去户外,太阳底下,再重复一下你的这个荒谬测试和验证.

就算胶片让你一步,让你使用ND,数字芯片也占不到便宜.

你脑子瓦特了吧,客户和观众要得是成像效果,主观观影感受,谁去关心多少档宽容度,有意义吗....不必要的宽容度越高,只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MaVouNi.KT.. 发表于 2020-8-25 23:13

发现了个战场。。。^13^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5 23:26

MaVouNi.KT.. 发表于 2020-8-25 23:13
发现了个战场。。。

找回密码,重返论坛,......怎么这么冷清了^47^

MaVouNi.KT.. 发表于 2020-8-26 22:36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20-8-25 23:26
找回密码,重返论坛,......怎么这么冷清了

^12^确实冷清,你们俩暖场子也没人来。。。

小苏 发表于 2020-9-7 01:52

别的不多说 你第一个图粉色电话要拿黑旗托一托 背景窗外要加灯 你会发觉胶片不重要一套灯光设备更重要

son-yota 发表于 2020-9-7 11:22

小苏 发表于 2020-9-7 01:52
别的不多说 你第一个图粉色电话要拿黑旗托一托 背景窗外要加灯 你会发觉胶片不重要一套灯光设备更重要

你这个是摆拍电影的传统补光教程,我说的是hlg3的曲线和胶片曲线接近~~~
很多低成本胶片都没钱补光,16mm胶片拍摄,也都是这个样

小苏 发表于 2020-9-7 23:56

son-yota 发表于 2020-9-7 11:22
你这个是摆拍电影的传统补光教程,我说的是hlg3的曲线和胶片曲线接近~~~
很多低成本胶片都没钱补光,16m ...

不打灯那不就是纪录片了 再破也得要个板子啊 胶片也要调色 不然也看不了

son-yota 发表于 2020-9-8 02:37

小苏 发表于 2020-9-7 23:56
不打灯那不就是纪录片了 再破也得要个板子啊 胶片也要调色 不然也看不了

什么制作都可以打灯,网红up主的破视频也打灯,商业电影也可以不打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HLG3几乎就是个“胶片”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