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又发新机了,又挤了一下,好了下一年见。
索尼不负众望又在自己的维度里玩了一票
出了两个apsc机器
恩不错。
令人失望的大法。 只是例行更新一下机器而已,毕竟a6500作为旗舰已经2年了~~~
另外c画幅的照相机没有c画幅的电影机可用性高,电影机的机身格局,周边都比较完善;而全画幅的照相机价格上比c画幅的照相机高不了多少,但是在夜摄,景深,一底二用性,散热,镜头素质上都好过c画幅~~~
就拿这个a6700来说,机身价格10000块,同时出了一个新的apsc镜头 16-55mm等效24-82.5mm f2.8 价格 9000元;a7m3机身 13000元,24-105mm f4 全副镜头 9000元,谁会买a6700??? 除了一些女人拿不动全画幅,可能会买c画幅~~~ son-yota 发表于 2019-8-29 11:49
只是例行更新一下机器而已,毕竟a6500作为旗舰已经2年了~~~
另外c画幅的照相机没有c画幅的电影机可用性高 ...
搞不懂索尼 zjwy327 发表于 2019-8-28 23:30
令人失望的大法。
是啊。他们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就是不出 歌如 发表于 2019-8-29 11:50
搞不懂索尼
我觉得a7s3,今年会出,因为a7r4都已经出了,明年估计a7m4就要出了,怎么可能连a7s3都没出~~~ son-yota 发表于 2019-8-29 12:05
我觉得a7s3,今年会出,因为a7r4都已经出了,明年估计a7m4就要出了,怎么可能连a7s3都没出~~~
难说,一年一年的等,索尼没啥诚意。反正我用bmpcc4k,对画质已经没什么要求了。只是没有机身防抖,有点遗憾。 歌如 发表于 2019-8-29 12:13
难说,一年一年的等,索尼没啥诚意。反正我用bmpcc4k,对画质已经没什么要求了。只是没有机身防抖,有点 ...
bmpcc4k才是今年最坑的机器,完全被zcam击败,我如果入m43,就凭外观,我绝对选zcam^17^ son-yota 发表于 2019-8-29 12:22
bmpcc4k才是今年最坑的机器,完全被zcam击败,我如果入m43,就凭外观,我绝对选zcam
那你就错了,大错特错,能拍raw,高感不错,有升格raw,并且有dng无损格式,我估计你没有用过,用过就无法直视422hq了,这么小的体积,bmpcc4k,绝对是最好最好的选择。zcam,没法比的。 本帖最后由 音乐长老 于 2019-8-29 15:46 编辑
zcam,,看画质确实有特点,但也不是特别好后期,也许出raw硬度密度会好些吧。升格牛逼,bmd优势还是有的,看喜好。索尼的机器主要还是色彩科学和暗部高光过渡生硬彩噪各种奇怪噪点,格式差后期不耐调镜头高大上。松下表现强劲色彩干净利落,,价格居高不下了^49^。 最近这些年索尼挤牙膏并不多见。那都是拜RED\BMD所赐。回想当年没有RED\BMD的时代,索尼松下想怎么挤就怎么挤。那都不叫挤牙膏了,应该叫挤眼药水。
现在索尼轻松多了,挤点牙膏也在意料之中:我停下来休息两年没啥,反正你们也追不上我。即使快追上来我拿出A7S3立马拉你们三条街。 歌如 发表于 2019-8-29 12:49
那你就错了,大错特错,能拍raw,高感不错,有升格raw,并且有dng无损格式,我估计你没有用过,用过就无 ...
raw的画质真心炸裂,锐度爆表。
视频受限于同步录制的缘故,每秒要运算24帧以上,算法并不是最优。
而raw在电脑上面解raw再用高质量压缩算法每秒几帧的速度压制,画质惊人。 歌如 发表于 2019-8-29 12:49
那你就错了,大错特错,能拍raw,高感不错,有升格raw,并且有dng无损格式,我估计你没有用过,用过就无 ...
Z CAM E2固件0.88已经有ZRAW了 爸爸桑Leo 发表于 2019-8-29 20:26
Z CAM E2固件0.88已经有ZRAW了
网上没有素材和样片,他们也没有说清楚,我也比较关注这个。到底是照片,还是什么。搞得神神秘秘的。 歌如 发表于 2019-8-29 20:53
网上没有素材和样片,他们也没有说清楚,我也比较关注这个。到底是照片,还是什么。搞得神神秘秘的。
B站上面有样片,不是相片,是RAW格式的视频,不过具体性能没有特别的评测 独立影像工作室 发表于 2019-8-29 14:18
最近这些年索尼挤牙膏并不多见。那都是拜RED\BMD所赐。回想当年没有RED\BMD的时代,索尼松下想怎么挤就怎么 ...
其实主要是镜头群起来了,好多年前我在这里发布一篇帖子力挺sony,结果被canon玩家群骂,当然写那篇文章时我对很多专业技术都是键盘,不过canon玩家那时狂妄其实就是镜头群多~~~
现在我再发一篇这样的帖子,都不会有canon的用户出来嘴炮了~~~^17^
不过实际婚庆市场,用canon的还是多过sony,有创作型的人用的都是sony panasonic son-yota 发表于 2019-8-30 12:04
其实主要是镜头群起来了,好多年前我在这里发布一篇帖子力挺sony,结果被canon玩家群骂,当然写那篇文章 ...
最早我是佳能用户。后来归了尼康。但是视频时代我成为索尼忠实用户。索尼是个老狐狸,过去很多年挤眼药水挤得确实不厚道,但是最近这些年在RED和BMD的竞争压力下放水放得还是让用户感觉很爽,尤其是科研技术储备都是都是其他品牌无法比的。从用户的角度看买索尼产品还是比较划算。 独立影像工作室 发表于 2019-8-30 12:56
最早我是佳能用户。后来归了尼康。但是视频时代我成为索尼忠实用户。索尼是个老狐狸,过去很多年挤眼药水 ...
canon主要是在电子方面不行,而sony由于先发展的摄像机产业积累了大量的电子技术,主要核心又是传感器技术,并且注册了大量的传感器产权,所以目前其它公司没办法研发自己的传感器,动不动就会越入侵权抄袭sony的陷阱,最后不得不买sony的传感器,或者设计一些蹩脚的公共开放版权的传感器,都是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所以你发现所有的这些大品牌自己研发的传感器比如arri, red,它们在传感器上的研发基本都只在:1,降低像素提高高感(arri长久以来的各种2.8k的款),2,增加像素,提高细节(red 8k),3,增加传感器面积提高高感和景深(arri LF),这3个方面做文章,而sony的传感器不仅在这3个方面搞文章,还有R和RS,所以衍生出的产品系列和空间就很宽~~~再加上镜头也有德系和日产撑腰,基本就是无懈可击~~~
arri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arri受追捧完全就是因为电影界是西方人在掌管,而arri是西方品牌,包括后来的red其实就是一个质量好一点的BMD,如果sony想跟arri的货,绝对能气死arri,但是sony是日本的公司,日本人很谦虚,不太喜欢像中国华为那样高调叫板技术,所以sony从来不会和arri还有red斗,你看venice这款产品,既没得罪 red 8k,也没得罪 arri 的 17档动态范围 son-yota 发表于 2019-8-30 13:38
canon主要是在电子方面不行,而sony由于先发展的摄像机产业积累了大量的电子技术,主要核心又是传感器技 ...
仁兄分析到位。 son-yota 发表于 2019-8-30 13:38
canon主要是在电子方面不行,而sony由于先发展的摄像机产业积累了大量的电子技术,主要核心又是传感器技 ...
就佩服你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17^哪里说arri的动态范围范围是17档了?arri官方标注的是14档,这是真实的动态范围,不像其他厂家虚标。目前为止,Alexa的动态范围和色彩科学没人能敌,包括索尼venice。和西方品牌也没关系,那些国内大电影的制片人,知名的摄影指导和导演不是SB,有性能好的设备不会不选。电影市场被ARRI占据了百分之90,市场不会忽悠人。就像索尼m3至今卖的还很火,就因它综合能力很强。 正常一个电影项目,正式开机前都要拍试片。会对机器性能各种测试,最后选出达标的机型。看市场份额你也猜到测试结果了。 m365 发表于 2019-12-12 14:01
就佩服你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哪里说arri的动态范围范围是17档了?arri官方标注的是14档,这是真实的 ...
看过一篇测评,是alexa65 17档动态范围,那可能是我看错了~~~
好莱坞一向青睐欧美品牌是事实,如果你说真金不怕火炼,阿凡达2作为好莱坞最强大的特效片就是venice拍摄的,这个james cameron的选择可以证明venice是他认为的最好的机器,但是事实上,用arri的还是一大批人 卡神《阿凡达》2选择venice,一个最主要的原因venice的cmos和机体是可以分离的。多台VENICE将在不同的3D立体平台上进行配对。使用新的索尼布线系统,安装在设备前端的部分是图像传感器光学模块,从而显著地将携带的机器重量减少了很多,可以拍特殊角度及特殊的运镜。以往3d摄影机过于庞大!当然选择VENICE的前提画质确实也不错。
还有一个原因从1999年索尼和卡梅隆的制作公司Lightstorm就开始合作,联合开发了一种独特的扩展系统,可以让摄影机主体与实际的图像传感器模块分离。也就是VENICE的前身,每一个传感器和摄影机主体都通过一条电缆连接,保持在20英尺的距离,图像质量上没有任何退化。 VENICE的研发和卡梅隆有密切的关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