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蓝信噪 在 全画幅/s35/一英寸 上的不同表现
本帖最后由 son-yota 于 2019-8-3 23:27 编辑最近用a7iii拍了一些暗光素材,发现虽然是有噪点,但是没有以往的那种黄蓝信噪,于是带着好奇心就去sony门店测试了几种不同大小的画幅机器~~~
a7iii 传感器为35mm(全画幅) exmor R 背照型传感器
fs5ii 传感器为super35mm exmor 普通型传感器
z90/nx80/ax700 传感器为super16mm(1英寸) exmor RS 背照+高速型传感器,测试机为ax700,机身部分和nx80/z90相同,也代表其他1英寸的sony机型的结果
测试条件都是slog3+最低iso,其中a7iii fs5ii 最低都是 iso800,ax700 最低只能是 iso1250
可以看出这个讨厌的黄蓝信噪,和iso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和是否是背照传感器也没什么关系,应该是和传感器面积有关系,a7iii虽然噪点也很多,但是是灰色的噪点,这样通过调色,比如增加一些黑色gamma就非常容易搞定;而黄蓝信噪由于色相问题不太容易搞定~~~
所以说明,sony开发一台民用全画幅的专业电影机,比如fs9,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下面是我实拍的暗光素材+调色:a7iii,恒定f4, 1/25快门, slog2, iso自动,无向右曝光,无灯光,纯街景~
底大一级压死人 个人理解 slog只能适用光比比较强的外景拍摄 甚至有时候 外景都不太适合slog (比如树阴的地方 光线比较暗)
室内就别用SLOG了 彩噪真的太头疼了 野人GaGa 发表于 2019-8-4 19:24
个人理解 slog只能适用光比比较强的外景拍摄 甚至有时候 外景都不太适合slog (比如树阴的地方 光线比较 ...
完全不是,夜晚用log明显提升暗部的层次,因为夜晚也存在大光比,尤其是含灯光的场景;其他pp值在夜晚的颜色都特别爆,对比度特强,有些色块容易出现死黑状态,整体看起来特别违和,调色也不太容易搞 son-yota 发表于 2019-8-5 05:36
完全不是,夜晚用log明显提升暗部的层次,因为夜晚也存在大光比,尤其是含灯光的场景;其他pp值在夜晚的 ...
其他PP值也可以单独在调整的,上次在油管上看见有个国外小哥做了实验的,修改对应参数可以的得到的画面不仅比SLOG好 而且噪点要好很多,夜晚拍东西有些地方死黑就死黑吧!总比后期弄死人的彩噪好!而且画质也损失严重。 其实吧!还是双原生的机器好!现在的SLOG只是对拍高光有了提升,并没有对暗部进行提升! 野人GaGa 发表于 2019-8-5 12:04
其他PP值也可以单独在调整的,上次在油管上看见有个国外小哥做了实验的,修改对应参数可以的得到的画面不 ...
上面的案例还不够证明全画幅就直接避免的彩噪和死黑~~~???
从来不修改有针对性地pp值,如果不合适,就换一个,再不合适就在后期上搞~~~ 现代cmos的底噪很少了。噪声来源是环境的散粒噪声…仅仅只是进光太少了。用其他的gamma,靠增益让暗部和slog3一样亮,噪声的表现会一样。。 另外数码相机的原生iso区间内,每一档都是原生iso。比起只有两档原生iso、靠EI标记曝光度软件增益的机子,提升iso对暗部是有优化的,尽管动态范围被压缩,高光会过曝 苏欢 发表于 2019-8-9 09:02
另外数码相机的原生iso区间内,每一档都是原生iso。比起只有两档原生iso、靠EI标记曝光度软件增益的机子, ...
我有点听不懂了~~~不过我发现摄像机里的agc好像比iso控制噪点要更绝对化~~~iso还带有不同的去噪,所以自动化iso后,画面由于去噪的幅度改变有时还会一跳跳的,很讨厌,而摄像机的acg就不会,完全是无级过渡,而且当acg为0时,画面虽然暗,但是细节非常的硬,像白天光线好时的质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