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麦客 发表于 2018-4-25 22:40

2018国产高性价比电影镜头盘点,中国光学厂家开始集体发声!

本帖最后由 影像麦客 于 2018-4-25 22:40 编辑

随着NAB的落幕,2018年S35以及FF摄影机阵容已基本固定,接下来就要看如何搭配镜头了。影像麦客从去年就开始关注电影镜头全画幅的动向,在9月盘点了高端全画幅电影镜头阵容,请戳全画幅电影摄影机即将普及,你的电影镜头投资策略应该如何选择?。除了这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镜头之外,还有哪些高性价比电影镜头值得关注?尤其是2018年我们见证了国产电影镜头的集体发声,这给高性价比电影镜头阵容带来了更为新鲜的血液。

http://www.filmaker.cn/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

NiSi耐司NiSi F3
NiSi这家位于珠海在滤镜领域耕耘了十多年的光学厂家终于厚积薄发,发布了体现技术积累的电影镜头产品F3,它的字面含义就是全画幅的第三代,代表NiSi已经为这代产品做了长时间的积累和尝试。F3据说采用了全新设计,并没有基于任何现有的光学结构。F3由5只外观尺寸完全一致的定焦镜头组成,除了25mm是T2.1,其他都是T2.0,年中还会有一只18mm定焦加入。F3具体参数
所有镜头覆盖46.5mm成像范围,也就是支持所有市面上的全画幅摄影机:ARRI Alexia LF, Red Monstro VV, Panavision DXL2, SONY Venice, Canon C700 FF。NiSi F3采用了APO设计,也就是所谓的“复消色差”设计,据称可以有效地去除紫边现象。另外,F3还采用了NiSi生产高端滤镜所积累的特殊镀膜技术和光学设计,据说基本实现了零色散。
NiSi F3测试素材(时长1分37秒):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2467961
测试样片来自newsshooterNiSi F3提供PL/EF/E卡口选项,目前五只套装定价68000元人名币,5月开始少量供货。
http://www.filmaker.cn/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

Kinefinity卓曜

kinefinity推出的MAVO Prime大画幅T2.0定焦电影镜头
Kinefinity在发布MAVO摄影机的同时也发布了MAVO Prime大画幅T2.0定焦电影镜头组,参数和价格与NiSi F3相当。
MAVO Prime参数与NiSi F3参数大致相同,但也有一部分参数有出入,比如最近对焦距离

http://www.filmaker.cn/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

Spirit Lab是必瑞光学
图片来自newsshooter来自深圳的Spirit Lab是必瑞光学在NAB上带来了神秘的电影定焦镜头组,分别是已经完成的24/T1.5 、35/T1.5 、50/T1.3和即将完成的85/T1.5 、135/T2.2,据称可以覆盖50mm直径的成像圈,为了保证体积小巧,最大光圈从T1.3到T2.2,定焦镜头组“秀”将会有铝合金和钛合金两个版本。目前该组镜头还没有最终完成,具体的价格还要等到稍后的Cinegear上发布。不过根据官方信息,这组镜头集合了“门槛极高的大直径(大于40mm)高精度非球面(表面精度高于0.001mm)加工等世界级专业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和日方专家几十年磨练的工匠精神的完美组合(注:镜头的设计在多名日方专家指导下由中国设计团队在日本东京完成)”,这一切让Spirit Lab令人充满期待。图片来自newsshooter
http://www.filmaker.cn/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

长庚光学LAOWA老蛙
来自合肥擅长做广角定焦镜头的长庚光学也携带LAOWA老蛙电影镜头也亮相了NAB2018展会,一共展示4只电影镜头:Cine 9mm T2.9 E口电影镜头、Cine 7.5mm T2.1 M43口电影镜头、Cine 12mm T2.9 PL口电影镜头、Cine 24mm F14特种微距镜头。
长庚光学将9mm、7.5mm、12mm重新设计,使其外观成为专业的电影镜头,主打超广角影视拍摄。
http://www.filmaker.cn/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
SLR Magic来自香港的SLR Magic此次带来了E卡口的Micro Prime CINE定焦系列,分别是25mm T1.5、 35mm T1.3、50mm T1.2和75mm T1.5,售价799美金/只,还有一只18mm T2.9大概会在第三季度上市。SLR Magic这套E卡口电影镜头在覆盖全画幅44mm成像圈的基础上尽量设计的小巧便携,采用内聚焦设计和金属结构,聚焦环行程150度。
以上国产电影镜头基本上价格在万元/只左右,虽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凭借其高性价比一定会在中低端市场占有特殊的市场地位。

霜之哀殇 发表于 2018-4-26 01:44

百花齐放是好事,坐等高人搞评测,1万1只这个价位上最容易拿来比的就是三阳的XEEN了吧。

楚有风 发表于 2018-4-26 13:44

秀 prime 不可能万元左右的

小K老师 发表于 2018-4-26 16:40

这个价格有点高了吧,已经和PK6差不多了

BigBing 发表于 2018-4-27 01:18

卓耀跟耐思那两套绝对是一条线出来的。都是代工。
两个完全没有镜头研制经验的厂商同时推出全画幅镜头。而且参数完全一样,都是镜头经销商

doodle 发表于 2018-4-27 02:00

3年以前论坛有个广州的人专门定制各种电影镜头当时有人改了整套的蔡司和康泰时 而且看上去 那2套镜头都像那人做的风格 只不过那人许久已经不出现在这里了

doodle 发表于 2018-4-27 02:05

觉得那2套一样的里 肯定有几只是福伦达改的~~~

doodle 发表于 2018-4-27 02:06

SLR Magic 以前喊中一代工过 可能是中一做的

老银匠 发表于 2018-4-27 12:06

这炫光非常漂亮,可以不用光学耀斑插件了!

真心子龙 发表于 2018-4-27 16:17

我笑了,这是在用镜头代替光效插件吗?

dlteam 发表于 2018-4-27 21:03

doodle 发表于 2018-4-27 02:00
3年以前论坛有个广州的人专门定制各种电影镜头当时有人改了整套的蔡司和康泰时 而且看上去 那2套镜头都像那 ...

被收并了,正在做代工^09^

vjxhui 发表于 2018-4-28 00:50

799 美金 是好多钱?是不是 只几千块

邓东 发表于 2018-4-29 10:44

2018是国产镜头集体发力的一年,非常提气。高中低各层面都有出彩的亮相。
NAB期间跟几家的掌门人和设计师进行了或长或短的交流。可以这么说,每家的产品都有自己的优势。

SLR的Mini Prime在800美元这个级别是相当不错的选择,用料做工和光学品质,都能基本达到所谓电影头的标准。而且针对单人团队和少人团队进行了优化。Mini Prime的市场定位清晰,产品有诚意。(E口同学们的小福利^59^)

NISI的F3和国造的Mavo Prime,属中间价位的产品,面向中规模以上工作室和影视剧组。设计、镜片制造、总装都全部在国内完成,是地地道道的国产镜头。设计师在设计时考虑了国内剧组的器材运输和拍摄环境的情况,因此在光学结构和机械设计上都做了相应取舍(以后写专题细说),其原话是:“那家伙用起来得扛造啊”。6万8买一组五支,售后国内即时解决,对于影视剧应用和租赁业,都是可以的。

是必瑞(Spirit Lab)绝对是今年镜头界的黑马。之前的消息都是半遮半露的。这次总算见到实物了。跟掌门人老张长谈了小半天,从技术实力和资源实力层面上讲,是必瑞是实打实的一线战队。而且他们野心很大,貌似要下一盘很大的棋^13^。这组定焦“指标等级”参考的是MP(是等级参考,不是产品对标),但市场切入层面还在考虑,有一种设想是切入UP或UP偏下的市场(有点狠哈)。据说6月Cinegear期间会出价格,到时就见分晓了。
我自己对技术细节比较有兴趣,因此问了老张很多有关设计/制造/材料的事。跟NISI和国造的镜头不同,这组定焦是全球合作的产物,设计由多国设计师完成,关键镜片是在日本制造,机械上有欧洲的一些专利技术,总装在中国完成。




是必瑞的三支定焦镜头的工程款(最终款6月定型),24mmT1.5、35mmT1.5 、 50mmT1.3。






这是“钛合金版”的镜头,光学和机械跟普通版是一样的,只是外镜筒使用了钛合金。外观上就这样保持钛合金原色,不氧化也不上漆。
ARRI今年的SP镜头走的是“变轻路线”,外镜筒采用了镁合金,体大但轻盈。是必瑞这款正好相反,走“变重路线”,钛合金版比普通版重了很多,苗条却有料的感觉^13^。



钛合金版和普通版对比,除了外镜筒材质,其他一模一样。


24mmT1.5的纵切面。能清楚看到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15片10组的镜组设计。5组复合镜片就注定他不是低成本的镜头,所以价格便宜不了,等6月嘿嘿。而且这5组复合镜片不是用传统的胶合工艺(不知道能不能说^22^)。其中几片镜片的制造是全球最顶尖的镜片加工厂完成的。以后如果是必瑞官方许可的话,可以专门做一个他们镜头的技术专题。(这家公司的后台势力有点惊人,因为美日有些级别的加工厂的“超民品指标订单”(意思你懂哈)是政府管制的。正如最近芯事件爆出的“芯规则”,美日不但敏感领域的芯片是禁运的,高级别光学加工也不是给钱就能做的。以后有机会细说。)

邓东 发表于 2018-4-29 11:32

老蛙也开始涉足电影镜头,他们家那款12mm俨然成他们的名片了。这次他们把12mm做了一个PL版。
老蛙也是家地道国产镜头厂。期待他们有更多电影镜头产品推出。







疯哥 发表于 2018-4-29 11:54

80%性能,50%甚至更低的价格,这是国货的拿手好戏。租赁市场不用想了,光靠低价是打不进去的,面对发烧友和小工作室的话还是有市场的,只是价格不能太高,单颗必须控制在万元以内。

lxftony1982 发表于 2018-4-30 23:25

手动头,直接买e口是最傻的,pl,ef正道

新影視 发表于 2018-5-3 14:21

耐司到底是不是国产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国产高性价比电影镜头盘点,中国光学厂家开始集体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