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NZHENG 发表于 2018-4-18 10:47

原始的RAW文件并不一定原始!

本帖最后由 ZUNZHENG 于 2018-4-18 15:26 编辑


诸如单反和系统相机(System Camera)这些满足高阶玩家的相机通常都带有RAW拍摄模式。系统相机(System Camera):指的是以一个相机系统为核心,可更换镜头等组件的相机,这种相机通常都是单反或双反相机或者微单。
在这种模式下,相机系统将一种被称为RAW的文件格式存入记忆体,之所以称为RAW是因为这种文件所含的数据是直接从感光元件那获取的,它未经任何处理,是原始的、“生”(RAW)的。
人们是这么理解RAW文件的:RAW文件一定很原始!
但问题来了:
RAW文件究竟有多原始??

*让我们来做做实验:
我们可以用iQ-Analyzer提取RAW文件的数据,然后对比看看。首先我们来看看佳能7D和尼康D7000这两款相机的光电转换函数(Opto-Electrical Transfer Function/Opto-Electrical Conversion Function)。
https://107cine.cdn.cinehello.com/20180418/1524018773_71628.png
7D
https://107cine.cdn.cinehello.com/20180418/1524018801_92470.png
D7000

这个函数是不一样的,其中一台在暗部的数值接近于0,另一台则不然。难道其中一台没有暗电流(在没有光照射的状态下,在太阳电池、光敏二极管、光导电元件、光电管等的受光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叫做暗电流。)?我觉得不是,很可能是其中一台有进行暗电流补偿,而另一台没有。所以RAW不是纯粹的传感器输出数据,它早就经过了灰阶范围的修改。

*第二个实验
这次测试相机是尼康D3x。以下你看到的图像是在完全漆黑的环境中,以超长曝光时间(若干分钟)拍摄的,为的是让各位看看暗电流所造成的效果。
使用者能决定打不打开长时间曝光的暗电流补偿。如果我们把补偿模式关掉,我们会得到一张花花绿绿的图片,画面充满了暗电流所带来的噪点。接着,如果把补偿模式打开,相机会在第一次曝光之后在进行一次曝光,这次曝光快门不会打开,持续时间和首次曝光一样,所得图像用来校正首次曝光。这么一个程序下来,大大降低了图像的噪点,校正过后的照片接近漆黑。
有趣的是,我们还有第三种“秘密”模式,打开方法就是在相机进行第二次曝光的时候把相机关掉。
所以我们在同样环境下拍了一张照片,然后在快门关闭的时候把电源给关了。这时候相机就会直接把第一次曝光的照片直接存起来,而没有用第二次曝光的进行校正。这样拍出来的图片和没开补偿模式的相比,画面噪点更加严重。那这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据证明,即使没有开补偿模式,拍出来的图片也是经过处理的。
为了保证这不仅仅是在拍JPEG的时候才有的现象,我们用同样方式对RAW文件进行观察并得出了相同的结果:三张图像的噪点程度不一,所以RAW文件也是被处理过的。

以下是这次实验所拍的JPEG图像局部:
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关闭
https://107cine.cdn.cinehello.com/20180418/1524018892_87425.png
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开启
https://107cine.cdn.cinehello.com/20180418/1524018898_15210.png
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开启,相机在获取校正图像时被关闭
https://107cine.cdn.cinehello.com/20180418/1524018905_14469.png

以下是这次实验所拍的RAW图像局部
采用与上面一样的灰阶校正功能:
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关闭
https://107cine.cdn.cinehello.com/20180418/1524018919_56232.png
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开启
https://107cine.cdn.cinehello.com/20180418/1524018926_99413.png
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开启,相机在获取校正图像时被关闭
https://107cine.cdn.cinehello.com/20180418/1524018934_93374.png
所以就能看得出来:RAW文件有多原始还是取决于厂商的。

如果一个厂商对RAW丝毫不进行任何处理,那么造成的结果就是:和其它有“作弊”的厂商相比,它们RAW文件会有更严重的噪点。所以要通过RAW文件对相机的质量进行完全公平的对比和评判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原始的RAW是不是原始的。
原文地址:http://suo.im/yfcfR
https://107cine.cdn.cinehello.com/20180418/1524018993_27250.jpg

邓东 发表于 2018-4-18 12:17

虽然说的是照相机,但RAW的话题的确值得关注。
就摄影机而言,RAW指的是在解拜尔(Debayer)之前的那个数据。摄影机的RAW是经过了各种修正(电平修正/色彩通道平衡等),然后还套了LOG(比如ARRI RAW把16bit套LOG转成12bit输出),最终送出一个“美丽的”RAW。因此摄影机的RAW不称为“原始画面数据”,而称为“未解拜尔数据”。

疯哥 发表于 2018-4-18 12:49

一个充斥着万元机的屌丝时代,人人都在讨论着顶级的电影制作技术。试问有几个人用尽了100Mbps H264的全部性能?

JohnsonDans 发表于 2018-4-18 17:53

邓东 发表于 2018-4-18 12:17
虽然说的是照相机,但RAW的话题的确值得关注。
就摄影机而言,RAW指的是在解拜尔(Debayer)之前的那个数 ...

新的ProResRAW编码出来以后,肯定又会让这个概念更加混淆,尤其是Atomos这次真号称是直接从传感器出数据进行编码了。苹果对此也语焉不详地只是说将拜耳阵列编码存储,Atomos还要说服更多厂商去开放RAW输出,甚至CEO在展会上去号召用户去跟厂商提要求给予HDMI输出RAW的能力。但摄影机厂商不管是14bit压缩RAW还是修正拜耳阵列,都能被一些用户发现端倪。不修正吧真·直出画面感觉羞赧,修正又陷入“作弊”的嫌疑,所以这个ProRes RAW未来也是道路漫漫。

邓东 发表于 2018-4-18 21:15

JohnsonDans 发表于 2018-4-18 17:53
新的ProResRAW编码出来以后,肯定又会让这个概念更加混淆,尤其是Atomos这次真号称是直接从传感器出数据 ...

对CMOS直出信号进行修正和处理,肯定是必须的啊(否则根本没法用嘛),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作弊”呢?实在不理解^45^

son-yota 发表于 2018-4-19 04:32

用raw拍得片子确实能感觉到很质感的噪点颗粒,宛如胶片机,噪点蛮透气的,人眼也有噪点,不理解疯狂抹噪点的那帮人~~~^22^

ajwu 发表于 2018-4-24 16:15

就喜欢噪点

疯哥 发表于 2018-4-24 17:31

son-yota 发表于 2018-4-19 04:32
用raw拍得片子确实能感觉到很质感的噪点颗粒,宛如胶片机,噪点蛮透气的,人眼也有噪点,不理解疯狂抹噪点 ...

噪点可以后期加啊,但如果前期噪点太多靠后期去噪点会损失大量清晰度。

xierui117 发表于 2018-4-25 16:03

疯哥 发表于 2018-4-18 1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个充斥着万元机的屌丝时代,人人都在讨论着顶级的电影制作技术。试问有几个人用尽了100Mbps H264的全部性 ...

何为用尽。别搞伪命题了

son-yota 发表于 2018-4-27 11:06

疯哥 发表于 2018-4-24 17:31
噪点可以后期加啊,但如果前期噪点太多靠后期去噪点会损失大量清晰度。

为什么要去噪点~~~人眼也有噪点~~~
就不喜欢塑料感的画面~~~现在都在追捧塑料感的画面~~~

疯哥 发表于 2018-4-27 17:49

son-yota 发表于 2018-4-27 11:06
为什么要去噪点~~~人眼也有噪点~~~
就不喜欢塑料感的画面~~~现在都在追捧塑料感的画面~~~

无噪点=塑料感吗?想要噪点太简单了,停止CMOS研发,只用小尺寸CMOS,目标已经达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始的RAW文件并不一定原始!